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尤其是内分泌医生对内分泌性腺相关疑难罕见病及甲状腺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 11月20~22日,我院内分泌科举办“三名工程”内分泌代谢病高峰论坛及联合广东省保健协会甲状腺保健分协会举办了“甲状腺疾病的多学科诊疗”继教项目。本次论坛结合线上同步直播,为大家献上了一场内分泌学科的学术盛宴。
我院党委副书记陈起坤为大会致辞,他对内分泌科“三名工程”的引进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北京协和医院及中山七院以“三名工程”为起点,在罕见病宣教、科研、诊疗及社会倡导等方面形成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对内分泌科罕见病诊疗与科研的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陈起坤副书记致辞
北京协和医院夏维波教授发言表示,将借助“三名工程”这一平台,竭尽全力助力我院在老年代谢性疾病及抗衰老、甲状腺疾病、丘脑-垂体-性腺疾病等方面开展医、教、研的全方位合作,力争在5年时间内让我院内分泌科达到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水平。随后,夏教授为大家讲授了骨质疏松的最新诊治进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人骨质疏松的防治策略,包括骨松防治关口前移及高骨折风险人群的筛查及防治。
夏维波教授发言并授课
北京协和医院邢小平教授讲授了使用维生素D和双磷酸盐治疗时需注意的问题,强调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性,提倡大家多晒太阳,但要注意晒太阳的时间,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滴剂。
邢小平教授授课
北京协和医院伍学焱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及近期进展,向大家介绍了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常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强调了AGHD患者生长激素替代的获益,弥补了大家对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忽视。
伍学焱教授授课
广东省人民医院邝建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甲状腺囊肿的可能的机制、临床症状及规范诊治,强调需鉴别甲状腺囊肿的良恶性尤其是混合性囊肿,还详细讲解了药物注射硬化治疗良性甲状腺囊肿中硬化剂的选择、疗效及副作用,提出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硬化剂治疗已成为目前良性甲状腺囊肿治疗的主要手段。
邝建教授授课
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宏冰教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最吸引人的研究——衰老与抗衰老,重点介绍了mTOR信号的调控与衰老密切相关。
张宏冰教授授课
北京协和医院李乃适教授为大家讲授了“非常规模式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分析与解读”。他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运输、实验室常用诊断指标、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测定等着手,分析了在临床上遇到的甲状腺激素异常或非常规改变时可能的情况。最后,李教授用一句古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大家要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必须亲自在临床中好好实践。
李乃适教授授课
北京协和医院茅江峰教授分享了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终身高的有趣病例,向大家展示了来曲唑如何为骨龄提前的CAH患者带来福音。
茅江峰教授授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梁立阳教授倾囊相授,结合自己临床中遇到的有趣病例,向大家展示了性发育异常的诊治的困难。因其不仅考验临床功力,治疗还涉及伦理,引起大家对性发育异常的浓烈兴趣。北京协和医院聂敏教授分别从基因到临床的不同层面,讲述了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诊断及精准治疗,加深了大家对IHH的认识及理解。
梁立阳教授与聂敏教授授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吴木潮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查”的讲题。他根据2018年中国甲穿指南,结合自己的甲状腺结节穿刺(FNA)经验讲授了FNA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患者须知、操作规范及患者的预约随访,很具借鉴性及可操作性。
吴木潮教授授课
中山六院万云乐教授则从外科医生视角为大家解读了“低风险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他以甲状腺微小癌的定义、发病与诊治概况、危险分层及低风险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争议与展望为线索一步步分析,内容详实、深入浅出,让听众获益良多。他提到,探寻更加合理、规范的个体化诊疗方案,让更多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获益最大化一直都是临床医生们努力的方向,这得到了所有与会者的一致赞同。
万云乐教授授课
会后,我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李芳萍主任陪同“三名工程”团队的专家教授及与会嘉宾们参观我院院史馆,向他们介绍了我院开业以来在医教研各方面的情况。随后,于我院内分泌科示教室进行了疑难病例讨论及科研学术交流。
参观院史馆
疑难病例讨论及科研学术交流
本次论坛得到了业内众多同行的关注,线上参与数近2万人次,线下现场掌声此起彼伏,讨论热烈,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术活动受益匪浅。
会议合影
通讯员:张莉
编辑:温志鑫
初审:李芳萍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