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检验科就病原学新项目与血液内科、感染性疾病科开展交流

2020-11-16

    11月9、10日,检验科微生物专业组与血液内科及感染性疾病科,就检验科相关病原学新项目进行推广和沟通。血液内科学科带头人林东军教授、许晓军主任和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陈友鹏教授等检验科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此次推广的项目包括: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内毒素)检测等。

 

 

交流现场

 

T-SPOT

 

    T-SPOT采用的检测方法是一种简化的酶联免疫斑点,用于体外检测外周血中经过结核分支杆菌特异性抗原激活的效应T细胞。其中,T代表效应T细胞,SPOT即斑点。实验中刺激T细胞的是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和CFP10抗原,这两个抗原在BCG菌株和绝大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中都不存在,因此有较高的特异性,跟卡介苗和绝大部分的非结核分支杆菌无交叉反应。

 

    阳性结果提示患者体内存在被结核分枝杆菌致敏的T淋巴细胞。因此,阳性的患者可能是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既往感染者或者是潜伏性感染的状态。T-SPOT对于排除结核病很有价值,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达90%以上),通俗而言,100个T-SPOT阴性人群中有90个人的确不是结核。除了外周血之外,T-SPOT也用于其他标本的检查,如脑脊液、胸水、腹水,当然这些标本送检的前提是有足够的T淋巴细胞。

 

G试验和内毒素

 

    G试验检测的是真菌的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用于辅助诊断侵袭性真菌病。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鲎(Limulus)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称G试验。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能持续释放该物质,使血液及体液中含量增高,浅部真菌感染无类似现象。适用于除隐球菌和接合菌(如:毛霉菌、根霉菌)外的所有深部真菌(如:念珠菌属、曲霉菌属、镰孢菌属、酵母菌、毛孢子菌属、支顶孢属等)感染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念珠菌和曲霉菌,但不能确定菌种。

 

1,3-β-D-葡聚糖

 

    革兰阴性菌所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及脓毒血症是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革兰阴性菌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内毒素为外源性致热原,它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等,使之释放出一种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脂多糖(内毒素)

 

送检要求

 

    T-SPOT需用两支肝素抗凝管抽血。送检时间为周一至周四中午12:00,于周三和周五下午出结果。

 

    G试验和内毒素需用无菌无热源采血管(于检验科领取)抽血,常规病人早上用药治疗前抽血,血透患者透析前抽血,并及时送检。工作日上午10:00前送达的标本可于当天出结果,收标本时间截止到周五10:00。

 

    在交流环节中,相关科室的临床医生对检验科的病原学检验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时也对部分检验项目提出了建议与要求。关于上述新项目,检验科将继续在相关重点科室进行推广和沟通,助力我院病原学诊断提升至新水平。

 

通讯员:唐诗欢

编辑:温志鑫

初审:罗招凡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