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七院外科学教研室迎来了中山大学医学院2017级的第一批15名实习同学入科。为了让大家认识到学习外科学的重要意义,熟悉医院外科的工作学习环境,尽快适应并投身到紧张而充实的实习中,普通外科主任、外科学教研室常务副主任、中大医学院副院长汤地教授为实习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入科教育活动。
会上,汤主任代表外科学教研室欢迎中大医学院2017级同学来到大外科实习。他根据何裕隆院长提出的以临床为导向的“名医摇篮”医学生培养目标,以“如何做一名好医生”为主题引入了本次入科教育活动。对于汤主任的问题,同学们畅所欲言。有同学说,一名好医生需要有好的技术;有同学说,一名好医生需要有好的医德;有的同学提到,一名好医生要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对于同学们的回答,汤主任肯定了大家心中的想法,并补充到,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必须勤思考,善表达,精操作,具备终身学习、团队合作和人文关怀的精神。
汤主任根据医院外科实习教学大纲,分别对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分配、实习内容和要求(包括病房和门急诊)以及针对实习生的专项技术培训课程体系做了详细的介绍。汤主任强调在外科实习中,师生要传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中大医科精神,在实施常规教学培训同时,重视“医乃仁术”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沟通交流能力、专业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新增加的外科腹腔镜和内镜微创技术培训、ERAS的理念与实施、基础护理技能等培训内容也做了一一说明。最后,汤主任对外科实习同学们提出具体要求,即全面参与病人的诊疗,全程以实习为中心严格要求、全方位提高综合素质,并预祝同学们可以在实习的过程中见到更多的外科病例,学到更多的临床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成长为“名医”打好基础。
汤地主任为同学们进行入科教育
培训结束后,同学们表示本次入科教育活动让自己受益匪浅,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夜查房和晚自修后,没有夜班公交车可以返回学校。汤主任表示将与校方和光明区交通局进一步沟通协商,争取为同学们解决后顾之忧。
外科学教研室力行中大医科“办医必办学”的理念,一贯重视实习医生的带教工作,在实习学生入科前的数次教学例会中就做出过多项工作部署,包括实习大纲的修正,开展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技能培训教材等。本次入科教育活动的成功开展势必对2017实习生顺利进入临床开始首轮实习轮转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次会议由外科学教研室秘书邓量主持,各专科教学秘书、各专科老师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外科教研室会议现场
文:汪海涛
编辑:臧卢璐
初审:汤地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