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中山七院利用“互联网+”及5G新技术,远程会诊已成为新常态。4月10日下午,为使“三名工程”真正惠及深圳市民,并通过远程会诊发挥其最大效用,让深圳市民享受国内一流专家团队的诊疗服务,中山七院肾内风湿科为患者组织了一场与北京协和医院的MDT多学科远程会诊。我院副院长、肾内风湿科主任郑智华教授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知名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前常务副院长李学旺教授、肾内科主任李雪梅教授、风湿免疫科张文教授、感染内科刘晓清教授、消化内科李景南教授与我院MDT团队就疑难病例进行详细讨论。
我院与北京协和医院进行远程多学科会诊
本次多学科远程会诊的是一名多系统受累合并真菌感染的血管炎患者。北京协和医院各专科教授分别就目前患者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后继治疗方向进行详细分析指导,同时分享相关诊治经验。整个会诊过程双方互动热烈,共同讨论患者诊治的疑难点,为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此次多学科远程会诊是我院肾内风湿科——北京协和医院“三名工程”项目落地后双方临床诊疗互动的项目之一。中山七院肾内风湿科与北京协和医院在“疑难与罕见肾脏病诊治”、“急性肾损伤和危重肾脏病“、特殊血液净化”、“介入肾脏病”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以临床教学查房、疑难病讨论、远程病例会诊、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推动中山七院肾内风湿科的学科建设发展,加速提升深圳地区的整体肾脏病领域的诊疗水平,为建设医疗高地添砖加瓦。
肾内风湿科“三名工程”简介
北京协和医院-中山七院肾内风湿科
为解决深圳医疗优质资源的匮乏,深圳市于2014年推出以“名医(名科)、名院、名诊所”为重点的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北京协和医院-中山七院肾内风湿科“三名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引进北京协和医院李雪梅教授肾内科团队,双方在疑难肾脏病诊治与肾脏病理、介入肾脏病、重症肾脏病和血液净化、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腹膜透析等方面开展医教研全方位的合作,使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肾内风湿科成为广东省顶尖、国内知名的科室。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是中国最早的肾内科及最早的肾脏病博士培养点之一,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在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CKD、急性肾损伤、继发性肾脏疾病、高血压与水盐代谢、遗传性肾病等领域完成了涵盖基础及临床、流行病学领域的系列研究。在国内首次系列报道了IgG4相关性肾病。近三年来,先后承担/参与了国家级IgA肾病诊断治疗的多项研究课题。在国内率先开展的对CKD人群应用脑核磁与认知评估的多中心研究,弥补了国内空白。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精准医学研究 ”项目,建立肾脏罕见病研究全国性队列及研究网络。中山七院肾内风湿科是中山七院的重点建设学科,现有卫生技术人员50多人,其中主任郑智华教授为中山大学医科博士,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博士后、访问教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此事医教研工作30余年,2005年开始担任中山一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血液净化中心负责人。目前是中山大学附属七院副院长、肾内风湿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中山七院肾内风湿科团队包括中山大学人才2名,深圳地方领军人才、深圳市孔雀C计划人才2名,深圳市后备人才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医学博士10余名,科室技术骨干主要来自中山大学系统以及国内外著名医学院校,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经验。
本次项目合作的总体目标为:
1、基础条件建设:完善和优化肾脏病中心、血液净化中心、腹膜透析中心建设; 建立重症肾脏病房(KICU)和介入肾脏病中心;科室在二期建设时规模将扩大至病房约80张,血透病床100张,KICU 12床;购置新型血液净化设备,满足不同器官的替代治疗需要;购买台式、移动式、掌式超声多普勒,建设杂交介入手术室。建设肾脏病生物标本库,购置2-3台超低温冰箱等设备用于收集患者血、尿、透析液和组织等样本;购置先进的信息化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临床数据库;建立肾脏实验室和药物临床试验中心。
2、技术能力建设:完善和提升肾脏病中心、腹膜透析中心和血液净化中心的临床疑难病、少见病的诊治技术和水平;根据科内人员不同特点,培养各亚专科负责人;进一步提高科室成员的临床诊治水平;全面整合临床资源,科室以危重少见肾脏病诊治、CKD一体化治疗、介入肾脏病、血液净化和重症肾脏病治疗等不同亚专科为重点发展方向;力争在这些亚专科中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学术能力建设:在已有的医教研基础上,整合临床及科研资源,全面建设科室的研究团队;力争科室成员在专业学术机构和学术期刊任职,任全国级和省级副主委以上2-3人;争取5年内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以上,市级科研项目5项以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15篇,国家核心期刊15-20篇,专利2-3项。
4、人才队伍建设:在未来5年内引进或培养亚专业学术骨干5名,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上的工作人员5-10名;每年选送2-4名临床骨干或者优秀护理人员赴国际/引进团队所在单位进修学习;培养高级职称5-8名,中级职称10-15人,力争培养和引进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1-2名,珠江人才1-2名,引进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1-2名,“孔雀计划”人才1-2名,建立高水平医教研的人才梯队。
5、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力争5年内将科室建成高水平的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基层肾脏病专科进修基地;力争在5年内科室培养博士研究生导师2-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10名。
6、学科文化建设:以“快乐工作,三个满意”为学科文化建设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医患交流活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开设科室文化专栏,成立2-3个重点专病患者之家;以中大医科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建设科室和谐文化、弘扬德才兼备、家国情怀、大医精神的中大文化;定期组织科室职员活动,加强人性化管理,解决好福利待遇,职业发展,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培训和文化活动;提高职工满意度和幸福感,规范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和从业行为,提升科室“软实力”。
中山七院肾内风湿科将建成肾脏病诊治中心、介入肾脏病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包括持续与特殊血液净化)、肾脏病理诊治中心、重症肾脏病(KICU),以及肾脏移植中心为主要亚专科方向。并建立肾脏病专科实验室、GCP中心和流行病学研究室,努力争取五年时间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临床诊治水平、医教研全面发展的肾脏病专业人才队伍。
通讯员:许嘉琦
编辑:温志鑫
初审:郑智华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