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心脏检查新姿势: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给"运动困难户"一次"心脏体检"

2025-09-26

想知道汽车引擎是否有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让它跑起来测试;同理,若想评估心肌血液灌注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缺血或坏死,也需要让心脏"承受压力"。这种通过负荷状态揭示心脏问题的检查,就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目前,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主要分为两种: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和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二者核心原理相同——通过让心脏承受负荷(运动或药物模拟运动),观察其血流灌注情况,从而暴露潜在的供血问题。

 

区别在于:运动负荷适用于能自主运动的人群;而药物负荷则是为"运动困难户"量身定制——无论是高龄老人、体弱患者,还是因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合并症无法完成运动的群体,都能通过药物模拟运动状态,让心脏"以为"自己在剧烈活动,进而揪出隐藏的心肌缺血问题。

 

 

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为复杂病例"量身定制"检查方案

 

67岁的张大爷便是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技术的受益者。8个月前,他因冠心病接受冠脉搭桥手术,近期再次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冠脉CTA检查提示支架内及部分血管显影欠佳,同时合并高血压、陈旧性脑梗死、低氧血症、肺功能不全等多种基础疾病——显然,他无法完成传统的运动负荷试验。

 

 

针对张大爷的特殊情况,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后简称中山七院)核医学科团队采用"一日法药物负荷/静息显像方案",顺利完成了检查,检查结果为后续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了关键依据。

 

图像显示:患者左心室心肌显影清晰,形态正常,药物负荷及静息态下可见左心室各节段放射性示踪剂分布均匀,未见明显异常的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区

 

"双轨并行"让每颗心脏都能被精准"读心"

 

“药物负荷并非替代运动负荷,而是与之互补。运动负荷可提供更多功能学和运动能力信息,而药物负荷则为无法运动的患者打开了另一扇门。”

——核医学科蒋宁一主任

 

无论是能跑能跳的年轻人还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如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心脏检查方式——这,就是医学进步的温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指导科室 | 核医学科

文 | 钟慧琼

编辑 | 陈婷

初审 | 蒋宁一

审核 | 江清浩、刘冉冉

审核发布 | 温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