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9年3月27日

2019-03-27

发现胃癌个体化治疗新靶点,为临床转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团队还对于趋化因子(CXCLs)和其受体(CXCRs)在胃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系列研究;此外,还首次报道阿帕替尼的抑癌机制。研究成果可为胃癌靶向药物开发及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作为项目负责人,何裕隆教授从20142018年度连续5年被评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何裕隆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率领团队在胃癌诊治领域达到国际领先地位,因为其在胃癌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于2018 年荣获我国医师行业的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

327日上午,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何裕隆教授团队因在个体化、精准化胃癌综合治疗上的突出贡献和卓越成果,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190329165554_%E5%89%AF%E6%9C%AC.jpg

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现场

       何裕隆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创院院长,消化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主任,胃肠外科中心主任。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190329165600.jpg

何裕隆教授团队到场领奖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胃癌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50%。然而,我国约9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进展期胃癌预后差,术后易复发转移,总体5年生存率仅37%。何裕隆教授团队在国内推广胃癌标准D2淋巴结清扫术,并创新性提出脉络化立体化淋巴结清扫术式,胃癌治疗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展期胃癌5年总体生存率达61.4%

此外,研究团队还创建胃癌了个体化预警系统,提高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率;同时,发掘胃癌个体化靶向治疗新的靶点,为临床转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各医学中心胃癌临床治疗中的推广应用,对推动我国胃癌个体化精准诊治模式的发展,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精准个体化手术治疗技术,让胃癌治疗效果国际领先

外科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手段,根治性切除胃癌及其转移灶是决定预后的关键。传统的淋巴结清扫是平面清扫,研究团队通过构建动物模型及人类胃癌标本的研究发现血管鞘内存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灶,并证明胃癌淋巴结微转移对患者预后具有影响。根据淋巴管与主要血管和神经的解剖学结构和分布,提出立体化脉络化淋巴结清扫术式。日本胃癌规约将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清扫限定为12a清扫,但实际上12ab p是立体化的淋巴网,仅仅清扫12a是不够的,12组的清扫应包括12ab p的立体清扫。通过分析胃癌数据库资料发现,立体脉络化淋巴结清扫可延长患者术后生存,尤其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管鞘清扫组术后5年生存率比未清扫组提高15%

“我们最多清扫了168个淋巴结”,何裕隆教授介绍,“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够不够,清扫得干不干净,直接影响到胃癌的分期和预后。”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190329165610.jpg

 

创建胃癌个体化预警系统,提高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率

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提高胃癌预后的有效措施。日本和韩国的早诊率高达60%,而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向国民科普胃癌相关知识,增强国民预防胃癌意识,制作科普宣教片《胃变》,并通过学术会议、科普宣传等方式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

研究团队还建立了有遗传倾向的胃癌高危家系登记随访机制,指导该类患者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胃癌及相关疾病。此外,还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可引起非可控性炎症从而导致胃癌发生,进一步阐述了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发生中的意义,确立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预防胃癌发生中的重要性。

何裕隆教授再次提醒,40岁以上应该常规开展胃癌早筛,希望更多的医疗机构开展无痛胃镜和胶囊胃镜,减少胃镜检查的痛苦,提高胃镜检查的接受度。

 

希望进一步开展多中心研究,在国际上得到更好地推广应用

研究团队1994年,率先建立了国内最大宗、项目最齐全的胃癌数据库,随访率可达95%。此项研究的很多成果都是基于该数据库。虽然研究成果在国内推广效果显著,但缺乏缺乏全球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大型国际胃癌研究中心的交流与合作,构建高水平的国际协作团队,在5年内开展1-2 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增强我国胃癌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何裕隆教授说。

 

把团队带到深圳,要建深圳规模最大的开放式、研究型教学医院

2016年,中山大学和深圳市政府签订共建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协议后,何裕隆教授被任命为首任院长,除了把胃肠外科团队带到深圳,他更是在全院推行科研领航的理念。通过全球招聘,引进国际知名研究机构高水平科研专家,建立“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的人才梯队。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190329165605.jpg

 

中山七院目前已组建了六大科研平台与一个大数据中心,包括消化医学研究院、脑健康疾病研究大平台、免疫学研究大平台、血液病研究中心、精准医学研究中心、肿瘤耐药逆转研究中心与中山七院临床医学研究大数据中心,另有3个诺奖实验室即将落地。

2018年,中山七院共获得科研基金立项36项,经费总额1068.6万元;其中国自然基金立项10项,经费总额429万元,位居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前列。

“我们希望科研与临床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形成医疗产业创新高地,通过科研引领临床跨越式发展,实现变道超车。把中山七院建成深圳规模最大的开放式、研究型教学医院。”何裕隆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