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我院行政一党支部前往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开展党日活动

2020-12-15

      2020年12月11日,我院行政一支部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等来到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党员们参观院内文史资料

 

      作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白石龙,全面重现了发生在1942年初、历时近200天的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事件,是目前岭南地区收藏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史料及文物最多的主题性纪念馆。

 

      在这里,大家一起重温了70多年前那段抗战峥嵘岁月,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对文化名人的高度重视。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对外的水陆交通出口码头、火车站都被严密封锁,在香港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千余位内地文化人士和知名民主人士处境十分危险,被困在“孤岛”中束手无策。根据党中央指示,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要求当时正在香港的八路军驻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和东江纵队,要想尽一切办法将这些人解救出来。

 

部分被营救文化名人肖像

 

      纪念馆所在地在当时还只是一个不足200人的村子,名为白石龙村,正是这个村子,成为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从香港脱险后在内地游击区停留的第一站。据介绍,文化名人躲避日军搜捕顺利抵达白石龙后,为了保证安全,他们被转移到附近山林里临时搭建的草寮招待所。在白石龙村附近及羊台山麓,先后建有丫鬟山、大把窝、深坑、蕉窝等草寮招待所和后方医务所。在营救过程中,不少战士、革命群众为掩护文化名人而英勇牺牲。

 

行政一支部党员展开讨论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文化犹在,国脉尚存!文化名人大营救,为中华民族、为新中国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这次营救被茅盾称为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行政一支部的同志们边参观、边询问、边思考,缅怀革命先烈,坚定文化自信,洗礼思想,增强党性,上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

 

行政一支部合影

 

文:何敏儒

图:郑天心

初审:方良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