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中山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与我院药学部在共同举办了首场“中山大学医学院基础教研室-临床学院联合试讲”活动,旨在加强构建“名医摇篮”,响应“健康中国”策略的医学生培养体系,加强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融合和交流,进一步深化基础与临床的融合交流,规范和提升教学活动。
活动现场
中大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张幸鼎教授、张旭东副教授、段方方副教授以及我院药学部夏凡主管药师和彭丽芝药师等五位教师参加了此次联合试讲活动。中大医学院何裕隆院长、汤地副院长,中山医学院原药理学教研室主任关永源教授等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参加并对试讲老师们进行督导与点评。
台下督导老师们认真听课
关永源教授督导课程并作出点评
“β-内酰胺类药物的授课主题还要更加突出!重点讲透一个,其他的触类旁通!”、“临床上钾离子浓度的变化是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利尿剂的使用对血钾的影响应该重点讲解!”、“PPI类药物有多种,关键是要讲清楚作用机制”……点评专家们在听完老师们的试讲课后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讲课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后会进一步优化讲课方案,提升教案的品质,让讲课更加有吸引力,更具临床导向。
何裕隆院长发言
试讲课后,何裕隆院长高度肯定了此次联合试讲活动举办的意义,强调课程设计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重要性,尤其在目前医学院大多数教师为非医科教育背景的情况下,如何让“新上课、上新课”的老师们尽快补充临床医学知识,熟悉临床情景、明确临床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他鼓励基础教研室的老师多来临床科室交流,通过举办联合集体备课和试讲、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活动来丰富临床知识,让所承担的课程更加贴合临床需求,也更有临床导向。他也鼓励临床医生主动到各个基础教研室做临床课程的授课,补齐基础老师们在临床医疗知识方面的短板。
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今年秋季中大医学院正式开课前各基础医学教研室主动到各附属医院开展联合备课和试讲的良好开端。中大医学院汤地副院长表示,基础和临床的深入融合,要形成稳定“共价键”,而不是脆弱的“氢键”,深入融合是要有化学反应的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组合。今后,中大医学院与我院将定期举办学习交流活动,让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有机结合。
通讯员:汪海涛
编辑:温志鑫
初审:汤地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