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院放射科主办的“骨质疏松症影像进展学习班”和“肺血管疾病影像诊断学习班”在医院学术厅举行。
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班授课阵容强大,由骨质疏松和肺血管疾病领域内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系统全面地讲解骨质疏松和肺血管疾病,并通过实际案例与在场学员、线上同道分享交流,会议内容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8000余人次线上参会。
会议合照
骨质疏松症影像进展学习班由我院放射科骆静副主任医师主持。我院放射科学科带头人罗柏宁教授致欢迎辞。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梁碧玲教授分享《弥漫性骨密度减低的影像诊断思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建宇教授分享《机能不全性骨折影像学表现及相关风险因素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振华教授分享《椎体良恶性骨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杨泽宏教授分享《人工智能在骨质疏松领域的研究进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洪国斌教授分享《弥漫骨密度增高的影像诊断》

我院放射科主任刘庆余主任分享《脊柱疾病MRI新技术与进展》;我院放射科蔡金辉主治医师介绍《骨微结构的影像学研究与进展》;我院骨科陈宁宁副主任医师分享《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进展》;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张灵艳教授分享《QCT的临床应用进展》;我院核医学科林笑丰副主任医师分享《双能骨密度仪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研究进展》;我院老年医学科林夏鸿主任分享《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风险人群的社区筛查与管理》。

北大深圳医院的成官迅教授作《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相关肺部急诊的影像检查》专题报告;甘肃省人民医院的曹云山教授介绍《肺血管狭窄的诊断及介入治疗策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覃杰教授介绍《AI在肺癌筛查中的机遇与挑战》;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周旭辉教授分享《肺血管疾病的CT诊断》;我院放射科刘庆余主任分享《磁共振在心血管扫描技术分享与临床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徐希奇教授线上分享《肺动脉高压的病理学研究》;我院放射科柳学国主任医师介绍《肺血管源性肿瘤诊断与鉴别》;我院放射科骆静副主任医师分享《支气管动脉在肺部疾病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我院放射科王晶主管技师介绍《肺血管CTA检查、后处理及AI应用》;我院放射科张梦迪医师分享《肺血管炎性病变的影像诊断》;我院放射科李宇主任医师带来《肺高血压的影像诊断思路》演讲。
刘庆余主任对本次学习班进行了总结,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学习讨论,既能加深医务人员对于“骨质疏松症”和“肺血管疾病”影像诊疗及管理的认识,掌握“骨质疏松症”和“肺血管疾病”的新进展、新技术,又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获益。同时,通过本次学习班的交流,也构建了兄弟单位之间的桥梁,加强各医院的联系,共同发展,共同谱写行业未来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