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医院已进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护理领域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为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深化拓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服务效率,保障护理工作安全,11月8—9日,国家级继教班“护理信息化建设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在我院举办。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护理信息化建设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大会由护理部许红璐主任主持。
合影留念
医务处钟庆文处长为大会致辞,他指出,随着医疗服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护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护理研究和护理管理的热点,在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期待通过本次会议与信息、护理领域的专家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我院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快速高水平发展。
钟庆文处长致辞
信息管理处郭清顺处长就《基于互联网医院平台推动护理工作模式创新》展开讲解。他指出,智慧医院的发展需要三大板块:成熟的信息团队、创新的研究中心、广阔的区域辐射。从智慧医院建设的总体架构入手,展望信息化助力下护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
郭清顺处长授课
美国 X&Y Solutions 软件公司总监陈星霖博士讲授了《基于数据挖掘开展临床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思路》。她指出,陈旧的思维模式导致临床研究课题设计无法进行,并从“实验性研究思维模式”和“观察性研究思维模式”两个方面进行讲授,拓展了临床研究设计的思路。
陈星霖博士授课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护理部丁小容主任以《“智能五环”构建无缝护理风险防控体系》为题做报告,就智能化技术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她指出,应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技术依托,以“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利用患者数据”为主要任务,以实现“全面感知、安全传递、共享协作、智能处理”为功能目标,达到“前瞻、精准、高效、安全”的要求。
丁小容主任授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高明榕护士长就《信息化条件下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建立》展开讲解。她强调,运用Delphi法筛选出最能体现ICU护理工作本质的关键的护理内容,形成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并通过Delphi专家函询法等方式征求专家意见。
高明榕护士长授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质评处管理评价科吴东科长讲授了《智慧医教推动医疗质量和人才培养双提升—案例分析》。他强调,制定符合SMART标准的管理标准要具体、可度量、可实现、结果导向、时间限定,其中就“2019三基中山方案——创建番禺联盟急救培训基地”展开详细分析。他指出,建立医院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监测指标涉及门诊、急诊、住院、手术、医技共486项指标,推动数据标准化和可塑性,可以让院领导、科主任、质控员实时了解医疗质量数据动态,实现医疗质量数据实时管理。
吴东科长授课
我院临床能力培训中心李晓莉副主任就《基于信息技术的教与学模式》展开讲解。她指出,在模拟教学中应注重团队训练、学员评估、体系评估、测试新设备、新环境或新流程、适应新环境,使其充分的发挥其功效。
李晓莉副主任授课
浙江省邵逸夫医院护理部潘红英主任带来《信息化建设助推敏感指标的监测和管理》的精彩授课。她提出,指标是管理者设定目标、推进工作和改善评价的重要工具。能够自我进行纵向分析,用“证据指导改善”替代“经验管理”,并有效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从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潘红英主任授课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大外科兼脊柱外科孙咏梅护士长讲授了《基于信息化管理下病区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分享了智慧医院下,患者就医过程的便捷、经济、自主和精准,医疗过程的安全、高效及智能,以及在医院成本控制、效率提高、精细管理、改革落实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孙咏梅护士长授课
我院手术麻醉中心袁松护士长以及中医科蔡方杰护士长,分别讲授了《智能化技术助力手术室管理》及《信息护士——临床与信息的桥梁》,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思路。
袁松护士长授课
蔡方杰护士长授课
我院护理部许红璐主任对本次学习班进行总结。她指出,本次学习班的举办让护理人员更加了解护理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强调了信息化临床应用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多多吸取国内外的优秀经验,为我院护理信息化的建设贡献力量。
许红璐主任做大会总结
通讯员:刘琼珊
编辑:温志鑫
初审:许红璐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党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