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三名工程”动起来!系列报道之十四:“GPR158结构解析和功能阐释”课题获得新进展

2020-05-07

    近日,受中山七院“三名工程”神经医学团队骨干、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影和李宁宁的委托,“三名工程”外派博士后成员范恒新在英国伦敦驻地与国内神经医学团队进行了线上工作汇报与学术交流,分享了近期针对明星分子GPR158的结构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助理研究员王涛、博士后魏守鹏、付夏楠和博士生王迪龙等团队成员参加了会议。

 

    范恒新博士以“GRP158结构相关功能实验”为题进行工作汇报。GPR158是神经系统最丰富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之一,近年来,李宁宁副研究员课题组与全球其他课题组发现GPR158与肿瘤、抑郁症、记忆衰退等疾病紧密相关,但其分子网络和结构功能尚属空白领域。范博士目前致力于通过结构生物学手段,阐明GPR158与下游信号蛋白的相互作用分子机制并揭示抑郁症中GPR158致病的分子机理,为基于该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结构基础和理论指导。

 

范恒新博士在英国伦敦驻地进行线上学术汇报

 

    本次学术汇报,范恒新博士首先介绍了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前所取得的研究进展。经过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半年多的不懈努力,范博士已成功获得GRP158与下游信号蛋白复合体的低分辨率结构,该结构将为最终获得复合体高分辨率结构打下坚实基础。随后,范博士对基于GRP158蛋白复合体结构的功能实验设计向团队成员进行介绍。他对比了目前GPCR结构相关的一系列经典功能实验,对这些功能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以及步骤进行详细介绍。他指出了其中适合验证GRP158蛋白复合体结构的多个功能实验,并表示可借助我院科研中心平台和“三名工程”国内神经医学团队协作共同完成这些功能实验。

 

范恒新博士解析的GPR158蛋白复合体低分辨率结构

 

    范恒新博士的精彩汇报引发了线上团队成员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就汇报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张影副研究员表示,GRP158与下游蛋白复合体的结构将成为首个C家族GPCR的蛋白复合体结构,具有非常高的创新性。随后,他鼓励范博士再接再厉,对复合体蛋白继续优化,争取早日解析GRP158与下游蛋白复合体的高分辨率结构,既为GPR158的功能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结构基础,也为我院冲刺全球顶尖期刊学术论文做好攻坚准备。李宁宁副研究员祝贺范博士相继取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站前、面上资助以及广东省国际培养计划博士后项目共3项可喜成绩,并称赞其对外交流不辱使命,替院争光,取得突破性进展。结构决定功能,GPR158的结构研究将促进对GPR158相关神经和肿瘤研究的深入理解。

 

    “GPR158结构解析和功能阐释”这一课题在2018年9月院长何裕隆教授等院领导访英时启动,随即成为我院与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战略合作的纽带课题,也是中山七院结构生物学研究的第一个课题。本次线上学术交流展示的结构学阶段性突破,不仅促进了中山七院“三名工程”神经医学团队和外派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院“三名工程”神经医学团队早日产出高水准科研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更为我院早日建成“华南结构研究高地”不断向前挺近。

 

讲者介绍

 

    范恒新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现为中山七院科研中心张影副研究员课题组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与重大疾病相关的GPCR结构与功能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站前资助和面上资助各1项。2018年9月中山七院何裕隆院长与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主管科研平台副所长Steve Gamblin院士实验室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人员交流培训和科研项目中展开合作。受广东省青年优秀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博士后项目资助,并作为中山七院“三名工程”神经团队外派成员之一,于2019年8月赴该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项目研究。

 

通讯员:范恒新、张影

编辑:温志鑫

初审:李宁宁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