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喜讯!我院喜获广东省教育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研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2022-05-16

    近日,我院联合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成功申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研究粤港澳高校联合实验室”(Guangdong–HongKong–Macau University Joint Laboratory of Digestive CancerResearch,2021LSYS003)。

 

    我院何裕隆教授担任实验室负责人、粤方主任,香港大学关新元教授担任港方主任,澳门大学邓初夏教授担任澳方主任,我院张常华副院长、潘逸航副院长、朱澂明教授为实验室副主任。

 

    该实验室将立足于大湾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领域进行进一步研究。这标志着我院消化医学在现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联合港澳合作者,再次实现了我院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的新突破,对我院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聚集粤港澳创新资源、创新科研合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何裕隆教授

  关新元教授

 邓初夏教授

Shape1

 
    消化肿瘤防治研究粤港澳高校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旨在结合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发展战略,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香港大学肿瘤遗传实验室、澳门大学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的优势力量,瞄准国内外消化肿瘤的前沿课题,解决我国消化肿瘤的关键问题,取得标志性原创成果;在研究易患因素、发生发展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技术,为消化肿瘤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平台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实验室将在降低消化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推动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维系社会发展和国民健康等领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实验室确立了四大研究方向,分别是:(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精准预防与诊断研究,依托队列研究、液体活检、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消化肿瘤的精准预防和诊断体系,降低消化肿瘤发病率、误诊率。(2)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结合遗传文库筛选技术和单细胞测序技术,寻找肿瘤发生和进展的驱动基因并阐明分子机制,特别是免疫逃逸机制,为精准治疗和联合治疗提供候选靶点。(3)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广谱耐药机制和药物开发研究,通过动物模型、胃肠肿瘤类器官芯片微环境模型和切片微环境模型,高效筛选抗肿瘤药物,开发相应的检测试剂盒,快速准确地筛选适合开展新技术治疗的患者。(4)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精准治疗新技术与转化医学研究,针对消化肿瘤,拟开发具有临床转化价值的基因回路、新型药物载体、免疫治疗新技术、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以及工程定制化免疫细胞和微生物,为消化肿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全新、科学的解决方案。

 

    实验室依托中山七院、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的科研和实验人员,形成了首席科学家引领、中青年学术骨干研发的强大学术团队。平台共有成员48人,主要研究成员13人,高级职称者24名,中级职称19人,博士42人,硕士5人。本实验室目前已有较为集中的研究基地3720平方米,包括依托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的广东省疾病模式动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中心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临床研究教学中心、生物样本库。此外,香港大学肿瘤遗传实验室、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肿瘤中心及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实验室目前配备价值逾3000万元设备、仪器,主要大型仪器包括活细胞工作站、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香港大学和澳门大学的合作团队也提供价值近3000万元的仪器设备,用以后续合作研发。

 

文:李波、魏雅臻

编辑:黄宗远

初审:徐云升、潘逸航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陈起坤、游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