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6岁男童感染HPV引发喉乳头状瘤,深圳首例光动力疗法“斩草又除根”

2024-05-15

提起HPV

你会想到什么?

“宫颈癌”“尖锐湿疣”“性病”

总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大家往往想不到:

HPV的魔爪,也会伸向小孩……

 

01

6岁男童声嘶4年

竟是喉咙里长“菜花”

自2岁起,小宏就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

 

他的声音常常沙哑,每次哭闹后,嘶哑就会更严重。

 

6岁时,小宏声嘶症状加重。家里人终于坐不住了,把他带到医院检查,竟发现小宏的声带上,长了许多“菜花”一样的肿块!

 

小宏的声带(左)vs 正常声带(右)

 

这些肿块,实际上是“喉乳头状瘤”,与HPV感染有关。肿块占据了声门的三分之二的空间,使声带无法正常闭合,是小宏声嘶的“罪魁祸首”。若发现得再晚一些,肿物将会堵塞整个声门,使小宏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为了让小宏得到更好的治疗,家人将他带至深圳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医生了解小宏的病症后,指出一个最大的问题:

 

想要手术摘掉“菜花”不难。难就难在,喉乳头状瘤是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疾!

 

这种肿瘤一次手术后复发率高达90%以上,且一旦复发,就需要再次手术。既往临床上常常遇到需要反复手术的患儿,更有甚者,在青春期前经历了50多次手术。

可以说,喉乳头状瘤是困扰患儿们整个童年的噩梦,青春期后复发趋势才会逐渐减退。反复多次手术,还可能导致瘢痕增生和喉气管狭窄,严重者需要气管切开,终生带管生活。

 

小宏的家人听完,心中充满了担忧和焦虑。他们问医生: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一劳永逸”?

 

02

向皮肤科借“神器”

让肿瘤“见光死”

为了帮助小宏和广大患儿减轻病痛、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耳鼻咽喉科主任樊韵平带领团队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找寻能降低复发概率的治疗方案。

 

樊韵平主任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激光辅助下喉乳头状瘤切除联合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疗法主要是皮肤科用于治疗HPV感染,如尖锐湿疣和宫颈管HPV感染。

 

极少有耳鼻咽喉科医生知道,光动力疗法也可用于治疗喉乳头状瘤。

传统的CO2激光等物理疗法,仅能做到“点清除”。而光动力治疗则是一种独特的“面清除”机制:药物可渗透到喉腔各个腔隙,作用于全部喉腔黏膜组织,提高手术疗效,还能清除手术切除后肉眼无法分辨的潜在病灶,明显降低复发率。

 

医者,就是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会全力以赴。

 

樊韵平主任团队摸着石头过河,多次讨论后,为小宏精心定制了手术方案,计划进行2期手术:

 

一期手术:CO2激光辅助经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切除+光动力治疗

 

二期手术:术后1周,经支撑喉镜下术区伪膜清除术+光动力治疗。

 

皮肤科欣然借出光动力治疗仪器,并提供使用指导。樊韵平主任带领涂翔、王洁和聂智樱医生为手术做好了充足准备。

 

6岁的小宏与医生们一道,关关难过关关过。

 

第一道难关,是插入麻醉插管。

 

小宏喉里的乳头状瘤已堵塞声门的三分之二,是临床麻醉工作中比较棘手的典型困难气道。为避免气管切开带来的终生带管风险,手术麻醉中心主任池信锦另辟蹊径——在静脉麻醉后,用“高频喷射给氧”技术短暂维持小宏的氧气水平。

 

在这短暂的“黄金几分钟”内,樊韵平主任团队快、准、狠地夹除了堵塞气道的大块肿物,使声门得以显露出来。此过程小宏随时有窒息或呼吸困难的可能,而麻醉师与主刀医师配合默契无间,顺利完成了这一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手术现场

 

医生们先用常规的CO2激光将两处肿物基底部彻底切除。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进行光动力治疗:

 

用光敏剂贴敷创面2小时后,将光动力治疗光纤伸入声门下及声带表面,分别照光治疗20分钟。

 

光动力治疗

 

在各科医护的通力合作下,第一次手术顺利完成。

 

与樊韵平主任团队术前的判断一致,小宏术后了出现喉部水肿,拔管困难,于是转入提前联系好的儿科ICU密切观察,保证术后能顺利拔管。

 

一周后,小宏情况稳定,接受了第二次手术。术中,樊韵平主任将手术创面形成的伪膜去除,并再次进行光动力治疗,目的是进一步清除被病毒感染的高代谢细胞,减少复发可能性

 

在手术麻醉中心、儿科ICU及皮肤科的协助支持下,耳鼻咽喉科开创性的“CO2激光辅助经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切除+光动力治疗”方案获得了良好的疗效。术后近1年来,小宏都没有出现复发,讲话也不再声音嘶哑,治疗效果显著!

 


术后半年复查,双侧声带及声门下均未见复发。声带黏膜光滑,声带活动正常。

 

小宏的家人对医生们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表示了深深的感谢。正是中山七院医生以病人为中心,不落窠臼打破传统疗法,探索前沿技术,才让小宏有望免受反复手术的折磨,重获健康快乐童年。

 

03

儿童的HPV从何而来?

儿童喉乳头状瘤常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感染途径多是母婴间传播,即胎儿于分娩时通过患生殖器尖锐湿疣的母体产道时受病毒感染,经数月至数年的潜伏期后发病。

 

喉腔检查儿童常常配合不佳,容易耽误诊治。发现病情时,喉部乳头状瘤病变范围往往已较广泛。专家建议,如发现孩子声音嘶哑、气息声、偶发呼吸窘迫、间歇性呼吸道阻塞或失声,应及时就医诊断。

 

专家介绍

 

樊韵平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山七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从事耳鼻喉头颈外科25年。专业范围重点在鼻内镜外科、鼻粘膜疾病综合治疗、鼻颅底外科,以及耳显微外科,耳鼻整形手术等。成功完成鼻科手术和耳科手术均在2000例以上。也擅长各种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修复。实施颅底肿瘤如垂体瘤的经鼻手术治疗等已十余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头颈颌面部的整形手术、甲状旁腺疾病的手术治疗等方面也有较丰富的经验。

 

 

END

 

文 | 陈泽淳

初审 | 樊韵平、涂翔

审核 | 江清浩、李艾琳

审核发布 | 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