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交流会在南昌召开。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受邀出席,在会上获颁全国首批学校急救教育专家聘书,并代表中山大学接受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省级协作组组长单位)和首批学校急救教育省域培训基地授牌。
何裕隆院长获聘全国首批学校急救教育专家
中山大学获批全国首批学校急救教育省域培训基地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全国校园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主办。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与卫生教育处副处长樊泽民、全国校园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主任夏国明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交流会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试点学校、学校急救教育专家及省域培训基地代表分别做工作经验分享。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作为专家代表,在大会报告上向全国与会同仁汇报了中山七院创建心肺复苏研究所及中山大学医学院经过急救教育培训的学生成功救活触电心跳骤停工人的典型案例,对中山大学及何裕隆教授积极推进学校急救教育的突出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李宗浩会长介绍中山七院试点建设工作经验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与卫生教育处副处长樊泽民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和成果进行总结和下一步工作部署,并强调要把学校急救教育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加强救护服务阵地建设。
樊泽民副处长作报告
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学校急救教育工作。2021年10月,他率先在中山七院创建心肺复苏研究所,带领中山大学医学院和中山七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申报并成功获批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中山大学作为省级协作组组长单位)。获批试点学校以来,中山七院与中山大学医学院积极探索和构建学校急救教育体系,开展急救教育培训场地建设,配备了智能化模拟培训场景、心肺复苏模型、急救模拟人等先进急救教育设备,构建了以附属医院临床医务人员作为主体的校园急救教育师资团队,大力推进学校急救知识教育与培训工作。截至目前,中山七院已为大学校园及医院开展9000多人次的心肺复苏培训。
2022年5月,中山大学医学院4名学生与中山七院医生在深圳校区开展生命接力,运用心肺复苏技能和AED成功抢救了一名触电心跳骤停的物业工人,得到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日报和深圳特区报等国内10多家媒体的大力宣传与报道,微博浏览量近1000万,充分体现了中山大学积极推进学校急救教育取得的初步成效。
2022年11月,中山大学(牵头单位为中山大学医学院和中山七院)和中山七院分别获批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基地,将建成集线上教学、技能实操、模拟演练、师资培训、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专业化培训中心。
下一步,中山七院将以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建设为契机,联合中山大学医学院、中山医学院和其他附属医院,加快建设急救教育培训体系及课程设置,积极推进校园急救技能培训及急救知识普及;同时充分发挥中山大学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省级协作组组长单位及省域培训基地的作用,带动广东省及华南地区的校园急救教育。未来,中山七院将整合各方资源,以深圳为试点城市推动急救教育,并以点带面探索在中山大学对口帮扶的云南省凤庆县开展急救知识普及,为推动我国卫生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和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做出积极贡献。
文|李融、李晓宁
初审|潘逸航
审核|李艾琳
审核发布|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