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上班,不用熬夜。
夫妻恩爱,儿女双全。
这是多少打工人趋之若鹜的人生巅峰。
冯女士就过着这样令人羡慕的生活。
作为一名出色的妻子和妈妈,她坚持用实际行动,给一家人做榜样。
她的生活十分规律,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吃饭……甚至几点排便,都遵循着自己定下的生物钟。
除了有点痔疮,她身体一直倍儿棒。
今年10月,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晨,她和往常一样,吃完早餐后“排宿便”。
蹲完坑起身,她转身去按冲水开关。
余光瞄到厕坑里的一抹黑。
她定睛一看:今天的大便是黑色的。
问题不大,肯定是痔疮又犯了。
也可能是昨晚吃了猪红西洋菜汤。
……
一个“疙瘩”引发的“血案”
距离第一次发现黑便已经十多天,冯女士每天的大便还一直是黑色,她不得不去医院挂个号一查究竟。在丈夫陪同下,她来到离家不远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下简称:中山七院)。
“十二指肠上有个直径1.8cm的黏膜下肿物凸向肠腔。”消化医学中心陈馨媛医生告诉她,食物随着消化液在经过狭窄且弯曲的十二指肠时,不断撞击和磨擦凸起的肿物,使肿物表面发生溃烂并出血,最后就形成了黑色的大便。
黑便之谜破案了。但肿物性质还未明确,不做处理只会越来越严重,当务之急还是要将其切除。但肿物所处位置非常深,而且紧挨着人体的一个重要枢纽性结构——被称为“三江汇合口”的十二指肠乳头,处理难度非常大,相关风险也非常高。
肿物位置示意图
十二指肠乳头是胆管和胰管的开口,可以通过括约肌开放,使肠道内的胆汁、胰液等消化液流入小肠,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胆道、十二指肠和胰腺(前面观)
看着忧心忡忡的冯女士每天焦虑得吃不下饭,丈夫像热锅上的蚂蚁,找到在其他医院上班的医生朋友询问,得到“一般都需要开刀手术”的回答。
用双通道内镜做的“外科手术”
针对冯女士的情况,外科手术是目前大部分医院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局限性切除、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但外科手术需进行消化道重建(胃肠吻合、胆肠吻合、胰肠吻合),患者面临着术后功能丧失和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风险。
听到要开刀,冯女士眉头拧得像麻花。除了生小孩,她这辈子还没上过手术台,对于接受手术有着不可名状的恐惧。但杨东杰主任的一句话让她吃下了定心丸:“可以不用开刀手术,甚至不需要腹腔镜微创手术。”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杨东杰主任可以通过内镜熟练操作精细的手术刀(刀头仅0.5mm),将肿物切除。此前,他已经连续成功实施了3例十二指肠乳头及乳头旁肿物的切除。
杨东杰主任查房中
但是,就连杨东杰主任都认为这个手术具有一定的难度:
1.肿物靠近十二指肠乳头,局部血供丰富,一旦损伤,就会发生消化道大出血、胆道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2.十二指肠非常狭窄,最宽处也仅有3cm,且形状呈“C”型,由于内镜镜身柔软,手术当中维持内镜相对固定的位置本身就充满挑战;
3.十二指肠壁很薄,全层厚度大约3-4.5mm,肌层厚度更是仅有1-1.5mm,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穿孔的严重后果;
4. 肿物切除后还需要在狭小的空间进行创面的封闭,加之肿物周围十二指肠壁受到毗邻胰腺组织的牵拉,更增加了创面封闭的难度;
5.术中如果出现意外需要紧急处理,很难达到病变所在位置。
“杨东杰主任和齐健主任将外科和内镜手术各自的优劣,以及医院和团队的技术,十分详细地分析给我们听,也减轻了我们很多思想负担。”一家人思考了差不多一星期。在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冯女士终于决定接受内镜手术:“其实内心还是很害怕的。”
刀尖舞蹈,如履薄冰
11月13日下午,冯女士在麻醉药物作用下沉沉睡去。3个小时后,她缓缓睁开双眼,丈夫已经在床旁:“你醒啦!手术很成功。”她摸了摸肚子,发现自己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创口,心里十分开心。
冯女士术后恢复很快
回顾这次手术,杨东杰主任也不禁感叹是“刀尖舞蹈,如履薄冰”。
术前,团队首先为冯女士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在医院麻醉团队及内镜中心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杨东杰主任开始为她实施“双通道镜辅助肿物切除及创面封闭术”。
该技术属于杨东杰主任团队首创,2021年首次发表于全球最顶级的内镜杂志Endoscopy,今年9月,该技术的临床验证论文更是被日本内镜学会官方杂志Digestive Endoscopy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术中,一条长长的内镜通过口腔,缓慢到达十二指肠;通过镜身前端的两个小孔伸出两个操作臂,一个负责“抓”,一个负责“切”和“夹”。
在右边钳子的牵拉下左边的电刀可对病变进行0.2毫米级的精准切除
由于该技术是通过软镜操作,术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丰富的实操经验,才能运筹帷幄,熟练地把控操作臂的位置、方向、力度。负责“切”的操作臂,头部实际是一把十分尖锐的电刀,要从纸一样薄的粘膜壁上切除下肿物而不戳破这层“纸”,难度非常大;更何况在切除后,还需将这层少了皮的“纸”缝合起来,难度更加无法想象。
双通道镜手术需要两位护士同时与主刀进行精准配合
然而杨东杰主任团队都做到了。他们不仅对肿瘤进行了精准的完整切除,而且使十二指肠乳头在解剖学及功能学上得到了完全保护。由于术中准确判断肿物来源于十二指肠固有肌层的表面,完整切除肿物仅需切除0.2mm厚的肌层,因此肿物切除后并未发生十二指肠管壁的全层缺损。
术后标本展示肿瘤得到完整切除,肿瘤包膜非常完整,可清晰看见覆盖在肿瘤表面非常菲薄的一层十二指肠肌肉纤维。
冯女士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第3天开始顺利恢复饮食,也能下地活动了。
“双通道镜辅助切除及创面封闭技术在十二指肠乳头及乳头旁肿物的治疗中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但要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操作者对内镜技术娴熟掌握,且有着强大的多学科团队做后援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尝试运用。”
——消化医学中心主任杨东杰
文:李艾琳
初审:杨东杰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