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厚积薄发,扬帆起航——中山七院二期项目顺利完成移交手续

2020-07-30

7月13日,为促进我院二期项目进入全新、快速、高质量的建设阶段,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以下简称为市工务署)组织深圳市卫健委、中山七院在市工务署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二期项目》移交会。我院苗伟书记、潘逸航副院长及二期工程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在市卫健委吴兵副主任的见证下,我院二期项目顺利完成了移交手续。

 

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移交会标志着我院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已告一段落,同时也预示着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综合医院的建设正式揭开了帷幕。我院将在全体医院同仁的共同参与和见证下,在密锣紧鼓、井然有序的工作中,做到集思广益,快速推进项目实施,实现年底动工的宏伟目标。

 

二期项目概念设计图

 

    二期项目全部建成后,我院将成为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万丈高楼平地起”,绝非一蹴而就。相较于一般建设项目,综合医院的建设更为复杂,我院作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应急与灾难医学中心及国家级保健康复中心,二期项目起点之高、规模之宏大、涉及领域之广泛,在国内单体医院建设中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在前期策划和论证阶段,必须在学习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解读省市相关规划和政策,分析国内外医院建设趋势,把握所在地医疗资源、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等一系列工作中领悟并贯彻何裕隆院长对二期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三高”标准。

 

何裕隆院长与深圳市委副书记郑轲沟通交流

 

2.jpg

何裕隆院长与深圳市委常委杨洪沟通交流

 

    “人民对美好医疗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建设成为三十年后回头看不落后的世界名院。”何裕隆院长为“三高”标准建设二期项目指明方向。同时,为了尽快实现二期项目的宏伟目标,多次向市、校领导就二期项目建设问题进行反映与沟通,且在人大会议、学术论坛、各级领导来访等多种场合为我院医教研协同发展、打造开放式综合性研究型教学医院的理念发声。此外,他还向多级政府沟通申请优化资源配置,为我院建设争取更全面、更有力的支持。

 

 

3.jpg

何裕隆院长、苗伟书记与市工务署书记姚亮沟通交流

 

    医院二期工程建设办公室成立以来,秉持“中山七院最有希望且最具实力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医学院和研究型综合性医学中心”的理念,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反复磋商,克服政府多部门协调难度大、对高标准医院建设认识不充分的困难。同时,通过多次与相关专家展开论证,不断完善建设思路和方案,历经31次大规模的修订,将不到200页的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扩充至600余页,包含16大章63小节共23万字,成功定稿,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同时,我院为夯实前期策划和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基础,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工作。为明晰医疗规划和流线设置,择优招标选取国内一流的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单位和概念方案设计单位;为保障医院建成后的交通和确保不对本区域造成环境影响,择优招标选取交通和环境保护影响评价单位等多个专业单位;为了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可行性、科学性,开展多轮的科室需求调研、讨论、专家论证、优化完善科室需求;为集思广益,开展全院员工深入参与概念性设计方案的评定标及方案优化的工作。何院长强调,要将提高服务质量、倡导人文关怀、践行“三个满意”的服务理念融入医院二期规划及概念方案设计中。这些工作为发挥新建医院的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与建设,对标世界一流医院做好铺垫。

 

4.jpg

与市工务署的密切沟通已成二期项目推动过程的常态

 

    纵观二期项目前期策划阶段的全过程,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成为了工作常态。潘逸航副院长常常与二期工程建设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并肩作战,奋斗至凌晨时分。

 

可研报告过程稿

科室调研汇总

 

    与此同时,为加速推进二期项目建设进度,二期工程建设办公室坚持“多路发展,齐头并进”的理念,积极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机制,并及时向政府相关主管审批部门表达医院的建设诉求,分别取得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二期项目设计任务书》等数十个成果文件和相关政府批复,成功促使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在医院一期西门开设更为便利的出入口,并预留连接二期项目的地下通道;成功将环绕医院一期和二期周边的地下环线的重大交通规划设想列入《光明北片区法定图则》的政府规划中;为解决医院一期与二期医疗流线衔接问题,我院成功申请将位于一、二期之间的圳美一路地上和地下空间纳入医院使用范围。

 

    为加快进行二期项目用地内地上建筑物的拆除以及初步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我院与政府土地整备部门进行反复磋商,获取土地整备部门的同意,在光明区密集的工作中抽出人力物力,优先开展二期项目用地上厂房的谈判,完成了数十家单位和数千人员的清租安置和拆迁等工作,并推进和实施保健康复中心项目等建设。

 

二期地块拆除现场

 

    2019年8月13日,为了对医院二期项目建设规模等相关问题进行审议,深圳市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会议明确指出:“高质量推进中山七院二期建设,对于加快补齐深圳市高水平医疗资源短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高地,将医院建设成为深圳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具有积极意义;原则同意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中山七院,努力将中山七院打造成为深圳市的中心医院和一流湾区医院,对周边城区形成辐射效应,减少深圳市中心城区的就医压力,总建设规模为91.1万平方米。”我院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对标建设国际一流、世界名院,赢取政府部门对二期项目的建设规模的认可,为我院发展建设奠定基础。

 

    要将深圳建成具备竞争力和影响力于一体的国际化都市,必须至少拥有一所世界一流医院。而距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不到一公里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是最有希望且最具实力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综合性医学中心,这个战略机遇是非常宝贵的。2019年11月4日,我院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得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该批复补齐了深圳市高水平医疗资源短板,为我院建设成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级应急与灾难医学救治中心、国家级保健康复中心提供有力支持,为二期项的目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自移交会结束,为加快开展二期项目下一阶段工作,我院与市工务署双方共同组建联合领导小组和联合项目组,统筹规划一期、二期一阶段、二期二阶段建设整体规划方案,并将其纳入方案设计成果中。为避免出现类似一期项目的工程问题,为将我院建设成为绿色节能智慧的开放式综合性研究型教学医院,我院与市工务署围绕二期项目的“三高”标准进行了多达数十次深入沟通,对高质、高效的建设方案进行不断的探索,以便高效推进、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建设。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前期点点滴滴的工作都是为了后续可以更顺利、更快地推进项目进展。政府部门对二期项目规模的认可、项目的顺利移交,正式掀开了二期项目建设的序幕。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把中山七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世界级医学中心而努力奋斗,不断前行。

 

通讯员:何敏儒

编辑:温志鑫

初审:黄炫霖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