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人文贴近临床,探索跨学科合作——中山七院临床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张欣博士后分享跨学科研究成果

2019-10-31

    2019年10月29日,中山七院举办护理科研能力培训·文献导读第七场分享会,由临床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张欣博士后分享程瑜教授的最新论文《Stigma and its correlates in people living with lungcancer: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from China》。

 

参会人员认真听讲

 

    该文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护理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三方合作完成,发表于Journal of Psycho-oncology(IF=3.43),是跨学科研究的典型案例。

 

    该研究采用方便抽样,在中国一家三级癌症中心招募了283位肺癌患者,对其围绕若干变量进行问卷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肺癌病人的病耻感水平高于西方研究中的肺癌患者。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病人的病耻感与状态自尊、自我效能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癌症阶段、负变化(例如经济负担加重、身体形象变差,家庭关系恶化等)、病情告知、主观感知到的责备、状态自尊、应对自我效能共解释了49.9%的病耻感。

 

    该文指出,在中国肺癌患者中,病耻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健康政策制定者和专业人士应更加关注这个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肺癌患者的状态自尊和应对自我效能,鼓励癌症告知,并为患者适应确诊后的负变化提供支持。

 

张欣博士后进行论文解读

 

    此次分享会由医学人文部施祥主任提议,希望通过分享活动促进与临床的交流。医院高度重视医学人文建设,成立医学人文部,将人文与临床相融合,开展临床医学人文研究和实践。目前,已开展安宁疗护、医务社工和志愿服务项目等实践工作。此外,医院聘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程瑜教授为双聘教授,并招聘了专职科研人员与博士后,目前已获得国家级项目1项,发表论文3篇,近期也在开展全院医学人文基线调查和专家访谈。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临床医学人文教学工作,丰富教学形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此次分享活动只是一个起点,希望今后能够经常组织各种座谈会,让医学人文部的工作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深入交流,推进人文与临床的深度融合。

 

    护理部许红璐主任指出,医院非常重视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提升。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希望大家能够抓住机会,多与医学人文部的同事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科研与国际交流处处长徐云升教授与李融科长也表示,今后科研处将继续为全体员工服务,为大家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创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努力提高全院的科研水平。

 

学员提问交流

 

    护理科研能力培训·文献导读活动是由我院科研与国际交流处、护理部联合举办的活动,旨在通过解读SCI文献让护理人员了解学术前沿,学习学术规范,训练科研思维,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今后,医学人文部将更多参与相关活动,深入接触临床,从临床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并反馈临床,促进临床医学人文医教研一体化。

 

通讯员:方婵

编辑:温志鑫

初审:施祥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党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