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喜讯!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正式投入使用!

2020-01-17

    2020年1月9日,儿科重症监护室正式投入使用。我院何裕隆院长、张常华副院长、潘逸航副院长、陈起坤党委副书记、陈纯副院长、彭鸿钧院长助理、大儿科学科带头人庄思齐教授、医务处钟庆文处长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开科合影5_副本.jpg

开科揭牌2_副本.jpg

儿科重症监护室正式开科

 

    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是儿科急救链的核心部分。小儿的疾病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特别是各种急症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高素质的医护团队、先进的医疗设备与严密的监测手段,是降低患儿病死率、减少伤残、提高儿童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科室的全力配合下,PICU从规划伊始到建成开科,历时19个月,凝聚了七院人的心血和对祖国花朵的殷殷祝福。

 

1.jpg

 
 
 
 

3.jpg

2.jpg

改造后的儿科重症监护室

 

 
 

9.jpg

10.jpg

12.jpg

随处可见的充满童趣的布置

 

    开科仪式上,何裕隆院长表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能否健康成长,是实现我们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我院一直将儿科医学放在战略性的位置给予大力支持和发展,儿科团队在学科带头人庄思齐教授和副院长陈纯主任的带领下,团结奋进,致力于为患儿提供高水平的治疗技术和服务,受到患儿及家人的赞扬。何院长指出,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成立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任重道远,我院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深圳速度、中大质量”的工作要求,做好儿童健康的“守门人”。

 

何裕隆院长讲话2_副本.jpg

何裕隆院长致辞

 

    大儿科学科带头人庄思齐教授从国内外儿科重症的临床发展现状出发,介绍了我院儿科发展现况,强调我国愈加重视儿科的大趋势。发展与完善儿科医学,培养优秀的儿科医学人才,为儿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是我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顺应国家卫生体制改革趋势并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庄思齐教授讲话3_副本.jpg

庄思齐教授致辞

 

    此次儿科重症监护室改造项目由我院基建处负责组织建设。为了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儿,最大限度的确保患儿的生存及随后生命质量,基建处参照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我国部分地区的成功实践,将原住院楼3楼儿科病房的儿童活动室、护士办公室以及处置室进行了整合,改造成为1间由4个重症监护床位和5个功能用房组成的儿科重症监护室。在各部门、科室的全力配合下,2019年11月25日,儿科重症监护室改造项目顺利完成竣工验收。

 

4.jpg

儿科重症监护室布局图

 

   本次改造的一大创新是将传统的ICU设备架嵌在墙体中做成“H”形的设备带,以节约病房空间、提升场地实际使用率。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要求,每病床单元使用面积不少于15㎡,床间距大于1m。如设置常规的设备架,则该区域内最多只能放置2张病床。如果采用普通病房常见的设备带,则无法满足ICU多种仪器设备的使用需求。

 

    因此,在充分了解了儿科的诊疗需求,借鉴中国医科学院阜外医院的设计经验后,基建处组织设计单位创新性的将设备架嵌在墙体内部,形成“H”形的设备带。在保证了整体美观、实用的前提下,该区域内可放置的病床数增加至4张。

 

5.jpg

H带设计

 

    同时,病房的噪音和洁净也有相应的要求。所以在施工设计时,通过在机器外壳内部增加隔音棉、增设新的层流系统的方式,达到了整体空间环境降噪、洁净。洁净度更是由科室原要求的万级,提升至近千级。

 

6.jpg

层流压力计

 

    在建设期间,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到施工现场亲自督促工程质量与进度,积极解决使用科室提出的问题,始终将临床科室的实际需求放在第一位。

 

 

7.jpg

8.jpg

潘逸航、陈纯副院长实地考察工程质量与进度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有这样一颗爱“人之幼”的心,才有了中山七院儿科团队以患儿为中心、不断提高儿童危重病的救治水平、加快建设特色专科的动力,才有了基建人从设计布局到施工管理的求实创新。

 

中山七院PICU简介

儿科合影4_副本.jpg

 

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是儿科急救诊治的重点科室,由来自中山七院的教授团队构成诊疗核心。科室拥有ICU多功能电动翻身床,有创、无创呼吸机,床边纤支镜,呼吸动态监测技术等。我院儿科医学将坚持儿科特色路线,树立科室品牌,并依托我院优质丰富的临床、教学和师资团队资源,发展壮大我院儿科实力。

 
 

 

通讯员:王驰、高捷、王颖珠、张丽丹

编辑:温志鑫

初审:陈纯、黄炫霖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