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31日,由中山七院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变态反应(鼻过敏)学团队、中山大学医学院承办的鼻内镜鼻腔鼻窦基础解剖学习班暨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研讨会首次开班圆满落幕,近60位院内外临床医生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邀请到中山七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樊韵平主任医师、孙悦奇副主任医师、李玉晓副主任医师,眼科朱敏怡医师、陈蕊医师,神经外科郭见医师等多位教师多学科联合进行理论授课和解剖示教。学习过程采用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培训主要包括鼻腔鼻窦、鼻颅底、鼻眼结构的剖析解读,实际操作包括基础解剖操作技巧和手术案例分享。通过两天紧张有序的学习训练,学员们进一步夯实了临床解剖学基础,提升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充分领略了中山大学教学示范中心—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室的数字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魅力。
现场学习剪影
孙悦奇副主任医师首先进行上颌窦和筛窦解剖,他对鼻腔鼻窦的全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教现场学员认识周围组织和骨质结构,以及对手术开放方式的选择,并在演示过程中传达外科手术医师的基本手术素养和操作技巧。眼科朱敏怡医师讲述了泪腺和泪道结构解剖,分享眼科手术和鼻科手术思维的不同之处,着重从手术注意的要点探讨分析。神经外科郭见医师从经颅内解剖鞍区部位的每个点位辨识,对蝶窦的几种复杂情况示意图进行详细解读,对几种垂体瘤的手术方式和诊疗情况做了精彩讲授。李玉晓副主任医师从鼻眼相关结构对眶内和视神经进行了详细解读,从两部位的临近结构分析手术种类,对诊疗方案进行详细探讨。樊韵平主任针对侧颅底(颞下窝、翼鄂窝和蝶鄂孔)的区域内容物及窝内结构解剖从冠状位和矢状位辨认,讲解手术治疗经上颌窦入路的适用性疾病等,展示了鼻科和眼科、神经科和口腔科紧密互联诊疗的必要性。
培训班顺利结束后,樊韵平主任感谢了所有幕后工作人员的不辞辛苦和到场学员的积极学习精神。他表示,此次解剖班首届办班过程紧锣密鼓,取得了良好反馈,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的深入融合,为深圳市卫健委资助的三名工程项目增砖添瓦,对服务地方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地方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集体合影
文|肖丽
编辑|臧卢璐
初审|樊韵平
审核|李艾琳
审核发布|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