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中山七院血液内科承办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淋巴瘤诊治进展学习班,这也是我院血液内科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合作共建“三名工程”学术系列活动之一。会议由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院血液内科许晓军主任主持,医务处钟庆文处长、血液内科学科带头人林东军教授发表讲话。会议邀请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区主席申维玺教授、深圳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杜新教授、中山一院病理科曹清华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王钧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周继豪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陈伟红教授、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刘泽林教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柳金教授等参加会议。“三名工程”共建单位南方医院派出周红升教授、金华研究员、魏永强教授、宣丽教授参会,我院病理科主任薛玲教授,儿科主任陈纯教授和副主任薛红漫主任医师参加会议。会议吸引了广东省内多家血液肿瘤诊治专家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合影留念
钟庆文处长指出,中山七院是中山大学在深圳运营管理的第一家直属附属医院,是中山大学医科品牌在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传承和发展。淋巴瘤在我国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此次会议的召开将推动我院甚至深圳相关工作的发展,更好地为恶性淋巴瘤患者服务。
中山七院医务处钟庆文处长讲话
申维玺教授表示,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成立的宗旨是动员和团结多种肿瘤防治力量,搭建肿瘤防治管理平台,推动我国肿瘤防治工作规范化管理,提高我国肿瘤防治水平。2018年,深圳市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我市淋巴瘤的规范化防治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淋巴瘤是高度变质性疾病,其病理类型繁多,诊治非常复杂,预后千差万别,如无法全面掌握新进展,治疗往往容易脱节。希望与会的同道能共同研究、共同努力,攻克这一历史难题。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区主席申维玺教授讲话
林东军教授向与会同行介绍了中山七院血液内科的发展历程、人才团队建设和医教研成果。我院血液内科系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研究型临床科室,是医院重点建设血液病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室可开放床位35张(包括4张百级层流病床),未来二期规划床位数200张(包括普通血液科病床160张,百级层流病床40张),定位于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血液病专科病区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科研方面血液内科也硕果累累,全科人员2018年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和2项深圳市科创委课题,光明区卫健委项目1项及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项,资助总金额达196万元,是我院获得科研资助项目和金额居于前列的科室之一。今年内血液内科4张百级层流病房将建成投入使用,为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做好了准备。
中山七院血液内科学科带头人林东军教授讲话
中山七院血液内科许晓军主任主持会议
各位专家就淋巴瘤专题进行了学术分享。金华研究员就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进行学术分享。她认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基本等同于急性白血病,治疗相同。关于治疗进展,金教授指出Hyper-CVAD方案,培门冬酶可以改善治疗效果,诱导治疗期即腰穿,采用儿童急淋白血病方案。奈拉滨用于治疗难治性T-LBL/ALL的真实世界数据,并建议联合移植治疗。
金华研究员授课
曹清华教授认真回顾总结了滤泡性淋巴瘤的形态学特点、诊断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免疫组化、诊断分级与分类。他特别指出,特殊亚型的滤泡淋巴瘤如睾丸滤泡性淋巴瘤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预后一般较好,应避免过度治疗。
曹清华教授授课
周继豪教授指出,MIPIc评分对于套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判断更具价值,他指出,年轻提倡中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移植提高PFS和OS,老年VR-CAP和R2方案合适。难治性:BR方案总反应率40%,PR42%,靶向药物硼替咗米、来那度胺、伊布替尼、赞布替尼可提高PFS,赞布替尼有待观察。自体移植可改善MCL预后。早期移植效果更好,美罗华维持治疗是必要的,可显著改善PFS和OS。来那度胺维持有效,但硼替佐米无效,伊布替尼疗效仍需观察。IR2治疗难治复发套细胞淋巴瘤总有效率达76%,对TP53突变的套细胞淋巴瘤具有较好疗效。新药联合的无化疗方案探索初治MCL具有广阔前景。
周继豪教授授课
王钧教授讲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选择。基于湾区、精准检测及新药时代。举出套细胞淋巴瘤的典型病例,指出移植是治疗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的重要手段,危险分层是治疗前评估,提示伊布替尼治疗广泛型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可能性。
魏永强教授阐述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类、诊断、预后IPI积分、免疫病理、部位、起源等具有异质性,双打击和双表达淋巴瘤的预后仍较差,但近期的学科发展颠覆了细胞起源的预后价值。对初治及难治复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做了详细阐述。
吴顺杰主任医师、陈韵副研究员、卢博主治医师、曾芸馨主治医师也分别就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OR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信号通路和靶向治疗、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的诊治进展进行了学术分享。
会议现场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反响良好。此次会议推动了我院甚至深圳地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的发展,更好地为恶性淋巴瘤患者服务。
会议现场讨论热烈
通讯员:吴顺杰 卢博
编辑:温志鑫
初审:许晓军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党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