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疫情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进入秋冬季节,国内零星疫情时有发生,如发生本地疫情中山七院的应对措施能否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院领导的决策指导下,我院医务处组织多部门展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综合性应急演练。
为确保提升应急准备能力的最终实现,我院高度重视,成立演练领导小组,由张常华副院长担任组长,下设策划组、执行组、保障组和评估组等专业工作组。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现场、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构建5个关键情景18个防控要点,策划了一次全链条、大演练、大排查的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方案。
张常华副院长在演练动员大会上强调,我院高度重视秋冬季新冠防控工作,并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要求演练的每一环节都应按真实发生的事件处理,从演练中发现问题并改进,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演练动员大会
2020年12月8日上午,为期2天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综合性应急演练正式开始,医务处、后勤处、党委办公室、检验科、病理科、科研中心、发热门诊与临时留观病区、血液净化中心等部门集结启动演练。
一名血透门诊患者进行血透过程中出现发热,医务人员按应急处置流程立即将患者安置于缓冲病区。
医务人员紧急隔离发热患者
检验科回报新冠核酸检测初筛阳性,血液净化中心立即按要求上报相关部门并联系临时留观病区,转运人员穿戴好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双层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保卫科保安沿路进行人员清场,沿指定路线转运患者至临时留观病区。
患者转运后及时对初筛阳性患者乘坐专梯按钮和电梯箱体进行终末消毒,同时院感公卫科立即面向血液净化中心所有医务人员和患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针对与患者接触时长及距离、具体操作、防护用品穿戴等开展接触评估。
接光明区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指挥部通知,由于出现本地确诊病例,启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筛查Ⅲ级应急响应。院领导立即召集应急小组各部门成员,启动我院Ⅲ级应急响应,各部门按职责分头启动落实新湖街道全员核酸筛查检测工作。
张常华副院长宣布启动我院Ⅲ级响应
闻令而动,核酸采样组、核酸检测组、现场警戒组、物资管理组等应急人员迅速响应到位。核酸采样队伍10分钟完成集结、15分钟完成物资准备,开展现场信息登记及标本采集。、
1、保安现场维护秩序
2、居民排队等候检测
3、核酸采样人员规范采样
4、A类UN2814运输箱规范转运
检验科牵头,科研中心、病理科全力配合,紧急抽调9人组成核酸检测队伍,3人一组轮替上岗,在检验科罗招凡主任的组织带领下,自8点半至晚上11点半共持续检测15小时,共完成1600份模拟样本检测,向我院日核酸检测最大量的能力储备要求不断靠近。
发热门诊与临时留观病区实验室核酸检测
采样现场发生疑似患者医疗废物洒落,大量医疗废物暴露于地面。运送人员对现场进行封锁,拉起警戒线,并向院感公卫科及相关应急处理人员汇报,启动医疗废物意外泄漏应急处置。
院感公卫科现场确定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别、数量及发生时间,评估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保洁人员按规范流程及时进行现场处置。
由外向内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毒
消毒后重新包扎泄漏医疗废物
保洁人员立即赶到现场,穿着工作服,戴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按要求处置医疗废物,整个过程行动迅速、紧张有序,及时有效的控制住了医疗废物泄露、扩散。
9日早8点,检验科一名参与核酸检测同事上班入院经过门诊预检分诊时,红外线测温仪发出报警,护士进一步询问职业史及症状,耳温枪复测体温为38.1℃,护士立即指引其至指定临时隔离点等待,做好工作交接并通知安保人员沿路清场后,护士沿指定路线将检验科同事转运至发热门诊。
预检分诊五流程:测体温、查健康码、问症状、查流行病学史和健康宣教
沿路清场后专人沿指定路线陪送至发热门诊并做好交接登记
转诊至发热门诊的检验科同事核酸初筛结果阳性,符合重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检验科立即上报院感公卫科,并逐级上报,同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封闭实验室、隔离接触人员、配合疾控部门完成调查采样、实验室全面终末消毒等工作有序展开。
桌面推演方式开展生物安全事件处置演练
演练完毕,评估专业组对演练实施情况从预警与信息报告、紧急动员、事件监测与研判、指挥和协调、现场控制、应急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总结分析预案及演练暴露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和要求,针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各环节,各相关科室切实落实“什么事、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决不可模棱两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综合性应急演练总结会议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此次综合性应急演练是一次总动员和大练兵,综合检验我院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准备情况,及时发现短板和漏洞,进一步厘清部门责任,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真实场景与桌面推演相结合的方式,也再次警醒各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充分认识冬春季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部署,齐力将我院打造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抗冠团队。
文:黄润晗,李晓宁
图:黄宗远
编辑:黄宗远、郑天心
初审:钟庆文、黄慧萍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