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血液内科

浏览更多

 

  1. 科室人员

血液内科现有医护人员41名,其中正高2名,副高2名,中级5名;博士(在读)12名,硕士6名;ICU专科护士1名,肿瘤专科护士1名,静疗专科护士1名,PICC置管护士1名,控感专科护士1名。

 

  1. 床位数

目前科室可开放床位42张(包括4张百级层流病床),二期规划三年后床位数200张(包括普通血液科病床160张,百级层流病床40张),定位于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血液病专科病区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1. 专科地位

中山七院血液科系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研究型科室,是医院重点建设六大研究中心之一,血液病研究中心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获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B类资助,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广东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广东省药学会血液科用药专家委员会、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血液病管理分会、深圳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深圳市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干细胞应用学组组长,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及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联盟副主席依托单位。

中山七院血液内科计划建成血液病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二期规划设置无菌层流病房、化疗洁净病房和普通病房共5个病区,总计140张病床,目前计划一次性全部投入使用。具体内容包括无菌层流病房2个病区,每个病区设置15张百级层流病床,共30张病床;化疗洁净病房1个病区,设置万级洁净病床30张病床;普通病房2个病区,每个病区设置普通病房40张,共80张病床。为了与国际医疗中心接轨,规划建设血液内科独立的血液病实验室,配备高分辨荧光显微镜、酶标仪、NGS基因测序仪和红细胞寿命检测仪等多种设备。

 

  1. 诊疗特色

中山七院血液科拥有白血病专业组、骨髓瘤/淋巴瘤专业组、MDS/MPN专业组、贫血及红细胞疾病专业组、血栓与止血疾病专业组、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免疫治疗专业组等亚专科,“三名工程”引进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精准医疗团队,运用现代诊疗技术提高了对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和其他疾病诊断及分型的准确性,促进了深圳市血液病诊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创新方面在严格遵循国内外疾病诊治指南的基础上走专病特色发展的道路,创新性建立了一系列专病的诊断治疗体系和病例管理系统,如诱导分化/凋亡、去甲基化、放射/化学治疗、血浆置换、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疗法、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HLA同胞全相合、HLA单倍型相合、非血缘及脐血移植),专科学科发展势头强劲。自2020年2月中山七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在国家备案成功,已成功开展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90余例(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血缘全相合、血缘半相合、非血缘及脐带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020年移植数量位居全国成人移植中心第87位,广东省第七位,2022年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数位列深圳市第一位,且移植成功率及生存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位于全国先进行列,在深圳市首次大规模开展成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022年完成10例成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深圳唯一的成人脐带血移植中心。

 

  1. 科研实力

血液内科从2018年9月开科以来,在学科带头人林东军教授及科室主任许晓军主任医师带领下,发展迅速,科室科研成绩斐然:开科四年以来科室人员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项、博士后面上项目2项、粤深联合青年项目3项、深圳市科创委面上项目5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优计划1项及光明区卫计局中医药项目一等资助1项,共获科研资助经费超过400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29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8篇,5分以上21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3.168分。已申请国家技术专利审批4项。

血液科目前是中山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基地、进修生及规培生的培训基地(中山一院协同单位)。科室目前承担中山大学医学院诊断学、内科学本科课程授课工作,已招收在读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9人(其中1人为硕博连读),博士后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