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日,“2019鹏城器官移植高峰论坛暨器官捐献与移植新进展培训班”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日本、瑞典及国内无锡、北京、昆明、广州、珠海及深圳等地的器官捐献及移植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吕光华副主任、深圳市医师协会王天星会长、深圳市光明区卫健局罗龙基副局长、中山七院党委苗伟书记等领导出席本次大会。大会由中山七院胸外科张军航主任主持。
合影留念
苗伟书记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器官移植一直以来是中山大学医科的传统强项。早在1972年,就实施了我国历史上首次成功的肾脏移植;1993年,黄洁夫教授成功实施了我国首例体外静脉转流下的肝脏移植,是我国肝移植第二次浪潮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近年来,各附属医院移植团队锐意进取,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移植新技术。2017年,何晓顺教授团队在全球首次实现“不中断血流”肝脏移植。中山大学大器官移植项目保持在全国的前列,在国际器官移植领域初具影响。他强调,中山七院对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的高度重视,开业至今已完成了数例器官捐献,并成为“施予受”器官捐献登记平台单位。他期待通过这次高峰论坛与国内外器官移植领域的顶尖专家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中山七院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快速高水平发展。
苗伟书记讲话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吕光华副主任强调,中山七院作为深圳市“三名工程”引进的重点民生项目,自去年5月开业以来,秉承中山大学的优良传统,在医、教、研各个方面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医科是中大的优势学科,而器官移植是中大医科的强项,希望中山七院能在中山大学的领导下,将器官移植工作越办越好。
吕光华副主任讲话
深圳市医师协会王天星执行会长指出,深圳的器官捐献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创下了多项国内“第一”,如第一个成功捐献的城市、第一个设立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城市、第一个为器官捐献立法的城市等。深圳市医师协会将继续支持中山七院的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努力推动我市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健康发展。
王天星执行会长讲话
深圳市光明区卫健局罗龙基副局长表示,中山七院作为深圳市“三名工程”引进的重点民生项目,在临床疑难危重症诊治方面展现出强劲实力,得到光明区、深圳市、乃至省内外广大患者的高度信任。他指出,中山七院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将器官捐献与移植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事业,必将为人民群众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健康医疗福祉。
罗龙基副局长讲话
开幕式结束后,学术盛宴隆重登场。国际器官捐献与移植注册中心的高级顾问江文诗教授带来了《器官捐献:新时代下共创的专业学科》开场主题演讲。江教授介绍了国际上及我国器官捐献的发展及现状,强调器官捐献是一门融合了医学、伦理、法律、卫生经济学、社会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特定学科,与会者受益匪浅。来自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魏红江院长,发表了《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猪的构建及临床前研究》的演讲,全面介绍了他领导的团队,在异种器官移植方面的最新进展,该项研究的部分成果,已经发表在 Science 杂志。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研所的黄劲松教授以《体外循环术后的心脏移植》为题做病例报告,一系列高难度的手术演示,现场与会学者纷纷表示由衷的钦佩。
讲者风采
中日友好医院麻醉科主任赵晶教授做以《肺移植麻醉的肺保护策略》为题的报告,就麻醉中的液体治疗、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如何预防/降低肺动脉高压及对移植后并发症,如PGD的重视等问题,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她指出,成功的麻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而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对麻醉的要求就更高。“打个简单的比喻,肺移植麻醉就是插双腔管、泵着去甲肾上腺素的心脏手术。”赵主任风趣的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巫林伟教授以及黄刚教授,分别讲授了《肝移植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解惑移植后多瘤病毒感染》。巫教授系统讲解了NAFLD对肝移植受体的影响、相关肝移植受体的处理及脂肪供肝对移植预后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他所在的何晓顺教授团队成功实施的全球首例无缺血肝脏移植的最新技术。黄教授为大家分析了多瘤病毒感染发病的病理基础、预防、预后和临床特点和治疗及BKVN的再次肾移植的相关问题。
讲者风采
来自瑞典 XVIVO Perfusion.Inc 的 Rodeny Jones 教授,他分享了XPS INTRODUCTION AND CLINICAL EXPERIENCE,详细介绍了来自瑞典的有关肺边缘供体评估及维护策略的最新技术(EVLP系统)及其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型肺移植中心的临床应用经验,并表达了期待与中国学者交流合作的愿望。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州呼研所、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徐鑫教授带来《肺叶移植的新思考》专题汇报,介绍了他所在团队在肺移植领域的多项新成就,尤其是在小儿肺移植方面最新的临床进展,并为大家解答了相关的伦理及法律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来自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的Masaaki Sato教授,发表了 Current Lung Transplantation In Japan 的主题演讲,回顾了日本肺移植的发展及现状,重点介绍了日本活体肺移植的临床进展,及他在肺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方面的研究。Masaaki Sato 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肺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类——限制性移植肺综合征(RAS),并发表于《心肺移植杂志》,被引用约300次。“临床科研两不误”,让与会专家再度感受到日本专家敬业的工作态度与勤勉的学术作风。
讲者风采
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的纪勇教授,代表“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教授团队,带来《肺移植手术切口的选择》的精彩讲座。作为全球第二大肺移植中心,陈静瑜院长不仅仅带领无锡团队继续迅猛追赶西方发达国家,还不遗余力地帮扶全国30多家医院开展肺移植,彻底改变了我国肺移植开展单位少、发展不均的现状。纪勇教授回顾了中国肺移植发展的历史及陈静瑜院长团队在肺移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特别就单、双肺移植不同切口的选择与应用,与同道们切磋交流。
讲者风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曹庆东教授带来《肺移植团队建设经验分享》的精彩演讲。中大五院今年获批器官移植资质,迄今已经完成4例肺移植。曹教授系统介绍了团队建设、回顾了开展第一例肺移植的艰辛历程,对于将要开展移植工作的医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原少清副主任护师,分享了《护理团队在肺移植快速康复中的作用》,讲解了肺移植患者肺康复内涵、术前评估、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健康宣教等肺移植相关护理问题。离体肺灌注修复系统(EVLP),是近年来发展的肺边缘供体评估维护的新技术。来自东京大学附属医院的田东博士就Outcomes Of Marginal Donors For Lung Transplantation After Ex Vivo Lung Perfusion,介绍了国际上EVLP的最新研究进展、EVLP应用的指征、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特别提出了“EVLP工厂”的新理念。来自中山七院的张军航主任作为此次大会的最后一位演讲者,与大家分享《ECMO在肺移植中的应用》的系统回顾分析,并简要介绍了筹建中的中山七院肺移植团队的发展历程,向陈静瑜教授团队、何建行教授团队及各位同道在此期间给予的大力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主持人风采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许多领域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创造了无数奇迹。但我们也看到,作为医学皇冠上的明珠,在器官移植工作方面,深圳与全国其他一线城市相比,远远地落在后面。中山七院作为中山大学在深圳运营管理的直属附属医院,是中大医科品牌在新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传承和发展,积极布局与推动器官移植的各项工作。这将极大地推动深圳市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整体水平,成为深圳市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主发动机”,引领器官移植学科的发展。
通讯员:范海洋
编辑:温志鑫
初审:张军航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党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