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为普及慢阻肺知识,呼吁慢阻肺患者与家庭共同行动以防控糖尿病,11月20日上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举办了“世界慢阻肺日”义诊活动。
本次活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慢阻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了慢阻肺的预防及高危人群的筛查、慢阻肺患者长期使用“吸入疗法治疗”的优势等知识。义诊现场还免费为参与者提供了肺功能免费检测及赠送健康宣传册等精美礼品。在义诊区,医生们就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解答,参与者们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对慢阻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现场义诊咨询及肺功能测定
本次义诊活动旨在尽最大努力宣传和普及慢阻肺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慢阻肺的认识和关注,让患者可以得到一套规范的诊断、治疗方案及健康教育计划,希望此次活动能唤起社会对慢阻肺患者的更多关注。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特征,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但慢阻肺也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曾刊载了一篇加拿大研究人员的统计数据,研究人员通过对1300多万各种族人群为期14年的调查,发现正常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罹患风险高达27.6%。从本次统计来看,慢阻肺的罹患风险仅次于糖尿病和哮喘排第三,是心脏病的两倍,是癌症的7倍。
慢阻肺患者的风险因素
1、吸烟(主动、被动),为最重要因素;
2、大气污染(室内、室外),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3、呼吸道感染,营养状况。
慢阻肺患者发病症状
1、咳嗽、咳痰
咳嗽频繁,白泡沫痰,晨起明显。冬季加重,甚至常年不断。
2、呼吸困难
最初仅在劳动、上楼时气促,随着病变发展,在平地活动甚至在静息时也感觉气短。
慢阻肺的诊断
任何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病史或接触该疾病危险因素史的患者均应考虑慢阻肺。肺功能在诊断COPD 中是必须的: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 < 0.70证实存在持续性的气流受限。对于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的吸烟人群,吸烟指数大于400(吸烟年数*每日吸烟支数),强烈建议尽快戒烟,并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测1次。
通讯员|初审:纪笑英
编辑:温志鑫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党宣办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