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山七院国际名师前沿论坛、中山一院-中山七院消化医学“三名工程”国际论坛顺利召开

2019-12-11

01.png

 

    12月6日上午,国际名师前沿论坛、中山一院-中山七院消化医学“三名工程”国际论坛在我院学术厅召开。此次参与论坛的嘉宾有德国美因茨大学医学中心Detlef Schuppan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Niranjan Awasthi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Enrico De Toni教授、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Axel Behrens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Abdolrahman Shams Nateri教授、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Ian Michael Evans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Christopher Lawson Bowlus教授、美国乔治敦大学附属医院Pang Maoyin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医学院李敏教授、伯明翰大学高芳教授、布朗大学苏加林博士、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中央医院Seiichiro Abe博士、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中央医院Mai Ego博士等。论坛主要围绕“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的新型研究成果展开,旨在促进消化病中心在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相关疾病方面基础研究的创新发展。

 

09.jpg

会议现场

 

03.jpg

朱澂明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我院科研中心常务副主任朱澂明教授主持。张常华副院长在会上致辞,介绍了我院自开业以来,从门急诊量、住院人次、手术人次三方面的对比,用量化的数值说明了医院取得的一次又一次喜人的突破,并强调我院作为深圳市“三名工程”引进的重点民生项目,将会以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将我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应急与灾难医学中心和保健康复中心,以建设成国际领先水平、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世界级医学中心为目标向前迈进。

 

05.jpg

张常华副院长致辞

 

    深圳市医师协会秘书叶春衫作为代表在会上发言,他指出,“三名工程”让越来越多的国际顶尖团队聚集在深圳,让深圳市民可以不出深圳就能享受到世界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也能享受世界最先进的研究成果,这也是“三名工程”的初衷和目标。在未来“三名工程”的进一步落地,相信深圳的医疗水平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04.jpg

叶春衫秘书发言

 

    开幕式后的学术交流环节,德国美因茨大学医学中心Detlef Schuppan教授介绍了他的部分研究成果。Detlef Schuppan教授一直专注于临床研究,他的实验室团队不仅在纤维化、抗纤维化治疗、新型标志物、乳糜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而且在一些与食物相关的疾病如小麦的致敏性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发现。在此次论坛上,Detlef Schuppan教授主要针对营养及微生态群方面的知识为我们做了报告,着重介绍了小麦在炎症性肠病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慢性炎症与自身免疫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阐述,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临床研究与科室发展导向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06.jpg

Detlef Schuppan教授授课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Niranjan Awasthi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潜在的治疗胰腺癌的方法——通过双重路径阻止PI3K和MAPK的通路来增强化疗药物的效果。这项研究成果给无数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因为众所周知,和其他消化道的肿瘤相比,胰腺癌除了早期诊断困难外,进展期胰腺癌生存时间也很短,而且预后很差。如果这项研究真的可以增加胰腺癌患者化疗的疗效,患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更长的预期寿命,那么就是将“三名工程”落到了实处的重要体现了。

 

07.jpg

Niranjan Awasthi教授授课

 

    德国慕尼黑大学Enrico De Toni教授在慕尼黑大学研究中心参与了多项肝癌和胆管癌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目前主要研究激酶抑制剂和免疫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他为我们介绍了免疫抑制剂在治疗肝癌方面的作用机制与效果,为我们今后治疗肝癌指明了方向。

 

08.jpg

Enrico De Toni教授授课

 

    最后,出席论坛的Axel Behrens教授、Abdolrahman Shams Nateri教授等专家,再次就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方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也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我院能与国外的专家学者们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

 

02_HZP.jpg

会议合影

 

通讯员:刘瑶

编辑:温志鑫

初审:张常华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党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