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结果显示,高达20%的胸痛病人存在出院诊断与客观检查结果不符,提示可能存在误诊,漏诊;对未住院胸痛患者随访30日发现,高达25%的患者出现院外死亡、再次入院、失访等情况,风险校正的死亡率是住院治疗患者的两倍。因此,对高发的胸痛病人及时、准确的诊断及处理是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对于高危胸痛的识别,促进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心血管中心于6月23日举办胸痛培训班。
培训班现场
心血管中心学科带头人唐跃教授详细介绍了胸痛中心的建设流程及认证标准,包括基本条件与资质、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持续改进、培训与教育等五个方面。他提出,绿色通道卡在高危胸痛患者诊治流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要求为ACS患者建立时间节点记录表,并登陆云平台建立数据库等。
培训班现场
杨文聪主治医师从临床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缺血性胸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及处理原则。他提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抗板、调脂的作用机制和给药需足量、标准和个体化尤为重要。马姗住院医师重点介绍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包括经典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及非典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动态变化、心肌梗死并发症,如心梗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三度AVB等危急心电图的特征。最后她还为大家介绍了De-Winter综合征、Wellens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临床意义及处理原则。
参加此次培训班的人员包括心血管中心及各兄弟科室的医护人员,会议现场大家针对胸痛病人在诊治过程中的疑问进行提问,讲者一一予以解答,互动良好,普遍反馈获益匪浅。
通讯员:马姗 杨文聪
编辑:温志鑫
初审:唐跃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