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我院召开“利用信息化建设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构建多级诊疗健康服务体系”启动会议

2020-07-08

7月6日下午,“利用信息化建设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构建多级诊疗健康服务体系”启动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借助我院MDT远程医疗平台,在我院与凤庆县两地远程同步举行。

 

    潘逸航副院长主持会议,我院张常华副院长,凤庆县杨文霞副县长、医保局赵素副局长、张正伟副局长,凤庆县人民医院负责人施兆文院长,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成都研究院、凤庆分公司及华为公司等代表,凤庆县人民医院及我院相关部门、科室等代表参加会议。

 

    在启动会议上,潘逸航副院长强调,对于凤庆县人民医院的各项帮扶工作,我院领导们都非常重视,何裕隆院长亲自对此项目进行组织领导。前期,我院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寻求如何打破传统医疗帮扶模式,创建一种能够突破医疗时空边界,将凤庆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与中山七院的优质医疗资源进行无缝连接的医疗健康扶贫新模式。这次,由我院提出的“利用信息化建设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构建多级诊疗健康服务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远程会议现场

 

    潘逸航副院长指出,构建“中山七院—凤庆县人民医院—凤庆县13个乡镇—187个村”的多级诊疗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这一新举措,是以5G技术与我院互联网医院平台为依托,由中山七院支持和主导,凤庆县人民政府组织凤庆县人民医院及其全县的医疗机构进行实施落实,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中国移动成都研究院、深圳分公司、临沧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加,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遵循科研成果快速转化的规律来推动的。项目参与各方领导重视,资源丰富,实施能力强,都有相关领域的全国领军人物,为项目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其中包括,我院与华为公司、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中国联通深圳分公司和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签署的5G战略合作协议,以“1+1+3”的创新合作模式,共建5G技术应用下的互联网+智慧医疗平台等前期布局,都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基础。

 

    张常华副院长就如何把最新的诊疗技术带到边远地区,探讨互联网医院运营新模式,更好地服务凤庆人民等方面发表了观点。各项目工作组的主要负责人及代表,对当前已开展的工作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同时还就政策制定、数据平台组建、医疗业务开展、科研项目实施等方面的推进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药学部周本杰主任还重点分享了我院药学部精准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药剂科的案例,目前该案例已进入《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评选》的最终评选环节。

 

    凤庆县杨文霞副县长代表凤庆县政府表达了对此项目的期待和重视,表示将积极协调县医保局、县卫健局、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全力支持该项目在凤庆县的具体落实工作。凤庆县人民医院负责人施兆文代表医院表达了积极组织落实此项目的决心和具体措施。

 

    本项目成立了以何裕隆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及政策制度组、数据平台组、医疗业务组、科研项目组、项目协同工作组等5个工作组共同推动此项目的实施。项目旨在推动基础网络建设基础上,充分发挥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提升患者就医服务体验、优化服务流程、加速医联体建设、升级院内核心系统等方面,推进智慧医疗服务的产品研发、应用、推广和优化,实现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形成西部边远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医疗健康管理协作新模式,最大限度地造福凤庆人民群众。

 

    据悉,此项目前期已进行多方研讨和工作协调,明确了项目分工、工作计划以及项目的详细实施方案,各项目工作组的实际工作已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所以此次启动会,实为项目全面实施并使其真正落实到项目各具体环节的一个工作汇报会,是项目由前期规划期,转入到项目全面实施期的一个动员会。

 

    我院在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信息化方面,对智慧医院的建设做了很多基础性和服务能力提升的工作。其中,利用MDT远程资源进行医疗帮扶已经成为常态。近期,在我院的推动下,中山七院、凤庆县人民医院及中国移动签署了5G创新应用协议并部署了5G网络,升级了多学科远程会诊与手术直播平台,实施了全县13个乡镇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建设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系统等。

 

    基于这个基础,拾级而上,推动5G远程会诊、5G远程移动查房、大数据与AI应用、互联网医院等方面的应用。如远程胃镜、远程超声、中科院数字内容研究所的AI诊疗应用等。进一步规范临床、影像、病理、心电等多类数据,构建影像、心电、病理中心,扩大互联网医院网上诊疗服务。同时,开展远程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应用,实现医教研共同发展。

 

 

    最后,潘逸航副院长表示,这个项目规模宏大,任务艰巨,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希望这个项目可以成为全国医疗健康扶贫的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成为城市三级医院健康扶贫边远贫困地区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典范,成为医疗健康扶贫的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化项目。他要求各项目小组要继续按计划进一步推广和落实,科学、快速地工作,按照计划和时间节点的要求取得阶段性进展。

 

通讯员:梁海芳

编辑:温志鑫

初审:郭清顺、潘逸航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