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重症医学科迎来中山大学医学院第一批临床实习生

2020-09-10

    随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首批学生的入驻,我院也迎来了第一批中山大学医学院的本科实习生。实习作为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是医学本科教育极为关键的环节。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重症医学虽然是实习学生的选修专业,但临床带教也容不得半点马虎,也为了学生能够通过一周的实习了解认识重症医学专业,同时学到相关的一些专科知识技能。

 

中大深圳校区亮灯仪式

 

    将要到临床实习的这批同学已经在广州进行了四年的理论学习。翻看实习学生的朋友圈,原来他们对于中山七院的印象是这样的:一流的医院,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老师。为了顺利开展教学任务,开业2年多以来,重症医学科坚持每周业务学习及轮科医生讲课,让科室医生的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实习生入科之前,科室也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参加临床技能带教大赛,提高了临床带教的意识和水平。

 

    与传统大内科、大外科不不同,重症医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没有统一的实习大纲。早在1年前,科室就制订了实习大纲和教学计划,但仍需根据医院的实习轮转计划进一步改进。为此,科室教学管理小组多次开会进行讨论,制订出了最终的培训计划以及实习生带教考核的流程。

 

教学管理小组开会讨论实习生带教培训计划

 

    “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点燃。”老师的言行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实习生入科当天,重症医学科、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罗亮主任亲自为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及《没有围墙的ICU》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了重症医学的发展及专业特点,并对重症医学专业有感性的认识。

 

罗亮主任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

 

罗亮主任进行专题讲座

 

    实习生们在重症医学科实习的一周时间里,除了参与每日早交班、查房,科室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理论小讲课、技能带教等,并对学生写的每一份病历进行修改点评。为了保证带教效果,付乐主治医师甚至利用周末时间陪学生一起练习气管插管。教学查房的时候,学生针对具体病人进行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理论结合实际回答老师的问题。实习生们还会跟带教老师值班,同学活学活用,利用气管插管时老师教的开放气道技术协助老师帮病人进行吸痰。学生的表现检验了带教的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同学对于医学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

 

带教剪影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老师和学生一起体验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学医之路苦而漫长,然而,我们希望相伴而行,除了知识、技能,我们还希望将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传递给更多的学生,体验医学路上的痛并快乐着!

 

重症医学科医生与实习生合影

 

后记——ICU里的守夜人

 

时间:出科时

地点:会议室

 

主任:“林同学,在我们ICU的这一周实习时间里,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我:“......ICU挺好的,就是有一点不好,从来没有准时下班过。”

 

主任笑了,我也笑了。

 

ICU在普通人眼里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存在,在老百姓眼里其关联词都是什么“烧钱机器”、“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等等,但其实ICU如同医院里的其他科室一样,ICU的本职工作也是接收和诊治病人,并通过药物、超声、X射线等手段治疗患者的疾病,让患者能够平平安安回家,与家人团聚。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科室不同的是,ICU医生大部分时间面临的都是急重症患者,分分钟需要抢救或临床干预,这也就使得ICU医生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处理患者的病情,甚至通宵达旦守在病床边。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见过凌晨监护仪报警的红光,

方知清晨朝阳的美好与灿烂;

为生命垂危的患者彻夜长守,

才懂性命相托的真谛与责任。

 

——实习生林子健

 

 

通讯员:申文娟、林子健

编辑:温志鑫

初审:罗亮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