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我院召开第二届深圳光明核医学高峰论坛

2020-11-02

       为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后简称甲亢)的临床诊疗水平,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我院核医学科于10月30~31日举办了“第二届深圳光明核医学高峰论坛——甲亢治疗专题”活动。

 

       本次会议由我院核医学科学科带头人蒋宁一教授主持,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徐浩教授,深圳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首任理事长高宙教授以及我院党委书记苗伟、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李芳萍主任分别为大会开幕式致辞。

 

image003.jpg

image005.jpg

 

image001.jpg

image011.jpg

 

image007.jpg

 

 

致辞嘉宾(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学术交流环节中,我院院长助理、眼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彭鸿钧教授介绍了甲状腺眼病的发病因素、病理基础、临床表现、分级、活动度评分以及临床治疗的要点,强调了多学科、个体化治疗对Graves眼病(GO)患者的重要性。我院消化医学中心肝病学专家张全亮教授从甲亢相关性肝损害的病因、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原则切入,分享了甲亢患者肝功能异常危险因素和GO患者功能异常与碘131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并充分肯定了碘131在甲亢性肝损害治疗地位。

 

image013.jpg

彭鸿钧教授授课

 

image015.jpg

张全亮教授授课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雷尚通教授围绕甲状腺疾病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围术期患者管理、主要术式及不同指南中的差异等展开,肯定了甲状腺毒症诊治的MDT模式的临床价值,指出了内科、外科、核医学科多学科协作是甲状腺疾病规范化、合理化治疗的必然选择。我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李芳萍主任讲述了目前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的挑战,正常妊娠生理变化,妊娠期甲状腺毒症的危害、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相关内容,并重点对GO、妊娠一过性甲状腺毒症、产后GO和产后甲状腺炎诊疗的重、难点进行了详细说明。我院超声科徐作峰主任展示了甲状腺常见疾病的超声声像图及鉴别要点,重点介绍了甲状腺细针穿刺,以及弹性成像、超声造影等新技术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相关课题设想。

 

image017.jpg

雷尚通教授授课

 

image019.jpg

徐作峰主任授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孟哲教授从ETA欧洲甲状腺协会(ETA)指南对儿童和青少年Graves病(GD)的建议出发,重点介绍了儿童甲亢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等,指出儿童及青少年甲亢的治疗强调药物治疗为主,多学科协作为辅。中山一院梁宏教授分析了多篇国内外文献,分享了抗甲状腺药物(ATD)对甲亢碘治疗疗效的影响,自身抗体对碘治疗的影响,碘治疗后自身抗体的变化以及碘治疗对GD患者生育的影响等相关研究,强调虽然ATD是目前国内甲亢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碘131治疗为其首选治愈手段。

 

image021.jpg

孟哲教授授课

 

image023.jpg

梁宏教授授课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欧阳伟教授从甲亢的定义、诊断、适应症、禁忌症治疗原理、患者准备、疗效评估、并发症处理、治疗后随访及注意事项等展开,强调个体化治疗及临床路径规范化,并指出重视患者治疗前评估和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我院核医学科学科带头人蒋宁一教授从目前临床对难治性甲亢定义的争论性切入,详细介绍了甲亢合并粒细胞缺乏、合并GO、合并肝损害等诊疗过程中的重、难点、处理方式及注意事项等。

 

image025.jpg

欧阳伟教授授课

 

    本次大会以甲亢的“多学科合作、规范化诊治”为主题,邀请了多个学科的知名专家,从多学科、多角度、多方面对甲亢诊疗经过及重、难点进行解读,为与会人员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吸引了广东省内近30家单位、100余名同行的踊跃参与,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image027.jpg

大会合影留念

 

    会后,大会组织部分参会人员参观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并向他们详细介绍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情况、未来规划等。

 

image029.jpg

部分参会人员参观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通讯员:钟慧琼

编辑:温志鑫

初审:蒋宁一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