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神经医学中心举办神经科学“三名工程”学术会议暨“神经科学应用新进展”省继教项目

2021-01-19

会议暨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科学应用新进展’”,邀请了来自境内、外的知名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会议内容涵盖了脑血管病、癫痫、神经免疫、神经介入、神经影像、神经超声、经颅磁刺激等专题方面的新进展,实时观看人数近2000人次。

 

 

    中山一院副院长、神经科主任曾进胜教授分享了课题组关于G6PD缺乏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讲述了G6PD缺乏症患者不光卒中风险可能增加,而且合并脑梗死后死亡风险更大,功能恢复更差。在此类特殊患者的治疗上,需注意服用阿司匹林有潜在溶血和严重出血风险;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胡汉华教授详细介绍了直立倾斜试验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包括初发性体位性低血压与迟发性体位性低血压的区别,以及体位性低血压与痴呆的关系,尤其强调了脑血流监测的独特的预测和诊断价值;我院神经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主任周列民教授结合实例重点介绍了神经调控技术在癫痫领域的应用,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01

神经影像/神经超声专题
 

 

    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神经超声检查,它大大提高了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诊疗。不仅是脑卒中高危人群及脑卒中患者病因筛查的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同时对晕厥、偏头痛等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科副主任邢英琦教授详细分析了神经超声对颈部血管的病因学诊断,为临床的病因治疗提供了依据;我院放射科学科带头人罗柏宁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MRI高清和定量成像技术对海马结构的评价方法和重要性;我院神经医学中心韩珂主治医师从一个临床病例入手,详细分析了TCD发泡试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强调TCD是一种可靠的、无创的检测右向左分流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强,同时可用于筛查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患者;我院神经医学中心侯清华副主任则从临床医生的视角,介绍了临床诊疗中神经超声日益重要的作用。

 

02

脑血管病专题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任力杰教授对我院成为深圳市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表示肯定,并详细介绍了全国脑血管病质控体系与临床研究工作及脑卒中患者的标准诊治;我院神经医学中心刁士元副主任医师分享了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的相关要点,并介绍了目前我院脑卒中介入治疗相关工作。

 

专家风采

03
癫痫与经颅磁刺激专题
 

    癫痫患者的个体化诊治一直是神经医学的重点和难点。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郭毅教授详细介绍了经颅磁刺激在神经科学临床应用的新进展;我院神经医学中心许晓伟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多模态影像技术在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我院神经医学中心陈树达副主任医师介绍了TMS在癫痫的应用进展。会议内容深入浅出,线上线下反响热烈。

 

04

神经免疫专题
 

    目前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紊乱可参与到神经系统各类疾病中。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军教授结合临床实践,详细介绍了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的诊疗思路;我院罗传铭副主任医师结合国内外文献详细解读了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治疗进展,指导临床医生如何更好地安全、适时使用免疫抑制剂这项“武器”。

 

专家风采

05
实操训练,现场教学
 

    为了让学员身临其境,更好地认识、学习、了解神经超声、脑血管介入治疗、脑电图规范化安装及临床应用,本次会议还举办了2个实操训练营。其一是颈动脉支架术及TCD术中脑血流监测的病例现场观摩,我院神经医学中心刁士元副主任医师,孙巧松、可成名、韩珂主治医师,胡鸣一住院医师等分别进行了现场教学示范。其二是视频脑电图的观摩与实践操作,我院神经医学中心许晓伟、陈树达副主任医师,林细妹、颜若昕、黄康惠技师分别进行现场示范及指导。现场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学习机会实属难得,受益匪浅。

 

颈动脉支架术及TCD术中脑血流监测的病例现场观摩

 

视频脑电图的观摩与实践操作

 

    会后,周列民教授进行学习班总结。他指出,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三高”特点,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新的治疗策略,将是解决疾病负担的新方向,对患者及医生都至关重要。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必将推动中山七院、深圳市乃至广东省神经科学相关诊疗技术的快速、健康发展。

 

 

通讯员:于航、韩珂

编辑:温志鑫

初审:周列民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