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七院急诊医学党支部与基建处一行来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工务署,举办2021年第一期党日活动。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中山七院急诊科学科带头人、急诊医学党支部书记廖晓星教授,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中山大学项目处崔立新副主任,急诊党支部的相关医护人员及基建处的工作人员代表,工务署各部门负责人及工友代表。
七院急诊医学党支部书记廖晓星教授首先发言:作为2021年第一次党日活动,能够来到工务署为工友们科普急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是令人激动和高兴的,希望今天的活动能为大家带来帮助和收获。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工务署崔主任发言,对中山七院急诊医学支部和基建处表达感谢,他相信这次活动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能为大家带来易懂易学的急救小知识和技能,加强各单位之间的良性交流与合作,安全工作,平安建设。
发言环节
急诊医学支部的党员们为大家带来了急救知识小课堂。廖晓星教授主讲《心脏骤停患者的现场处理》,黄少敏护士长为大家讲解《急救现场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护理》,莫智峰医师带来《关于急性创伤的现场处理》,余飞医师描述了《关于毒蛇咬伤的现场处理方法》。
急救小课堂贴合工友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以工地上多见的高处坠落伤与电击伤为例,教会工友们当身边有人从高处坠落或被电击伤时该如何救援。课堂同时教大家在伤口出血、骨折、穿刺伤、吞咽异物等紧急情况时,如何安全有效处理,避免加重或延误治疗。工友们听后收获良多,表示懂得了如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为伤者进行安全有效地简易急救处理,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课堂环节
海姆立克式手法演示
小课堂上,急诊支部的党员们还为工务署的工友们操作演示了心肺复苏的过程。指导老师用准备好的模拟人及呼吸球囊、体外除颤仪等急救设备为现场的工作人员示范当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人时,自己如何对其进行判断,进行有效地按压,如何使用公共场所常见的体外除颤仪进行除颤。工友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慢慢掌握了这一实用的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环节
活动顺利结束,崔主任热情地邀请支部同志们和基建处的同事们参观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沙盘,通过设计精美、完美复刻的沙盘,领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宏伟。同志们不禁佩服设计者的构思精妙,为建设中大深圳校区的建设者们日夜辛劳的劳动成果点赞。
参观沙盘
新的一年里,在党的领导下,各行各业的人们,一定会不负韶华,继续以实干笃定前行。
支部活动合影
文:杨军
编辑:郑天心
初审:廖晓星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