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同样的青春,一样的热血——建党百年献礼巨作《觉醒年代》观后感

2021-06-21

    “有国才有家,此生不悔入华夏”,“庆幸生于和平年代,向先烈们致敬”,“以吾辈之青春护中华之盛世”,“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们努力为中国崛起而努力”,近日迷上了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一部建党百年献礼巨作。

 

    此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知史爱党,“真”字当头做功课。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同志曾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在时间长河中积淀而成的厚重党史,原本就是一本求真务实的教科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学习党史必须“走心”,绝不可让学习局限在“打卡”,对理论的学习不能浮于表面,要关掉自欺欺人的“美颜效果”,做到系统学、全面学、认真学、辩证学,入脑更要入心,努力把宝贵的历史经验、砥砺前行的韧劲和“中流击水”的干劲融于血脉。

 

    中国共产党勇于革新自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开天辟地到取得巨大成就的翻天覆地变化,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牺牲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100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

 

    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们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生动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文:舒渝

编辑:温志鑫

初审:罗招凡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