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学党史】红星照耀,白衣胜雪——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的医疗战士事迹有感

2021-06-2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党带领着全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进一步创造了今天的大国地位和普罗百姓的幸福生活。回首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革命征程,在红星照耀的战场上,有一些白色的身影,抚慰受伤战士的肉体和心灵。他们是医护,也是战士,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

 

01

红色华佗,毁家纾难——傅连暲

企业微信截图_20210621163107.png

 

    傅连暲1894年9月出生于福建长汀农村,出身贫寒,少年受洗入教,被聘为长汀福音医院医生,后成为院长。1925年,他与邓子恢邂逅后,接受了革命思想。南昌起义后,受伤的革命军撤退到汀州,傅连暲倾尽福音医院的全力,夜以继日地为他们治病疗伤。1932年,福音医院创办了中央苏区第一所“中国工农红军看护学校”,傅连暲担任校长,为革命军队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医护骨干。1933年,革命军队转移到瑞金,毛主席问他的意见,他义无反顾的跟着党走,还把所有的家产和药品捐给了革命。他在瑞金正式创立了中央红色医院,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医院。

 

    第五次反“围剿”时,毛主席身患恶性疟疾,也是在傅连暲亲自诊疗下及时康复。毛主席说:“我们现在也有华佗,傅医生就是华佗。”“红色华佗”由此得名。长征中,傅连暲跟随大部队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提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为红军在长征中尽量减少了不必要的减员,保留了革命的有生力量。到达陕北后,他加入了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并曾担任中华医学会会长。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从傅将军身上,我们看到一位全心向党,倾心奉献的进步医生的影子。他本来担任一家医院院长,每月月薪400银元,可以过着优渥的生活。但是在革命的崇高信念感召下,他放弃了自己的职务,倾尽自己的家产,甚至动员自己的妻女投入到了革命中去,跟随长征,开始了一段离乡背井的旅途。他呕心沥血,组建培育了红色医疗卫生队伍;他广聚贤良,吸引许多医疗人才来到革命区。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就向毛主席写信,要求捐献遗体,留作医学之用。终其一生,他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奉献和担当,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

 

    傅将军的事迹体现了,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底色。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曾经指出:“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坚守‘三严三实’,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我们现在处在幸福的新时代,暂时不需要奉献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辛劳和汗水,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去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就是我们广大医疗工作者奉献自己构筑的防疫长城。未来战线还很长,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

 

 

02

国际战士,专门利人——白求恩

企业微信截图_20210621163551.png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他1916年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于1935年10月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1937年7月30日,白求恩在美国洛杉矶遇到了中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之一的陶行知。两人交流后,白求恩向陶行知表示:“如果需要,我愿意到中国去!”1937年12月,受美共与加共的派遣,白求恩赴纽约组建了加美医疗队准备赴华从事战地医疗工作。医疗队到达中国后,白求恩明确拒绝了在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政府管辖区工作,而转而帮助中国共产党。

 

    1938年5月2日,白求恩率一批医护人员离开延安前往晋察冀边区,成了一名战地医生。他克服前线艰苦的环境,同晋察冀的木匠铁匠一起制造手术器械,设计把包装箱用作手术台以及马背药箱,他还协助医生护士和医院勤务兵的专业训练。他曾创下了冀中齐会战斗在69个小时内为115名伤员动手术的纪录。1939年11月1日,他因简陋的手术条件,自己手指之前的开放伤口受到感染,11月12日因败血症,在河北省唐县去世。

 

    随着毛主席《纪念白求恩》名篇在神州大地上广为传颂,白求恩早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对白求恩大夫品质的高度概括,也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圭臬。白求恩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新时代,它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在来中国之前,白求恩大夫是卡特威尔市圣心医院胸外科主任,并当选美国胸外科学会理事,组织了蒙特利尔保卫人民健康促进会并任会长。他曾经领导了一只医疗队参加了对西班牙法西斯战争的援助,当时可谓誉望所归。可是他毅然来到了中国,拒绝了国民党的优厚待遇,来到穷苦的晋察冀边区,成为了一名前线的战地医生。习近平主席在一次组织生活会上谈到:“榜样是谁呢?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麦贤得,有历史的楷模,也有时代的楷模。这些人都是在普通的岗位上,但他们有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我希望同志们的参照系就是这些楷模。大家一定要不断反省自己,以殷为鉴,远离危险,严守纪律和规矩,谨小慎微。”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我们的党员的物质和精神诱惑也大大增加。即使我们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以白求恩先生为榜样,恪守本心,追随自己的崇高追求,抵抗各种诱惑,坚决守住规矩纪律的红线。牢记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03

中国“南丁”,浴火凤凰——李兰丁

企业微信截图_20210621163754.png

 

    李兰丁,本来在上海同德高级助产学校学习。1941年毕业时,受到革命同志的宣传,她离开上海,来到了偏僻农村的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始了革命生涯。

 

    不到一年时间,由于李兰丁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周到细致的特点,她在1942年3月被发展入党。入党时,她兴奋地说,“从此,我就是有灵魂的人了,我要跟着中国共产党,永远坚定的走下去”。这一句掷地有声的表态,也贯穿了她的一生。

 

    战争年代,缺医少药,面对伤病员,护理的工作十分重要。李兰丁自己亲身试验、发明了一些“土方”,同时因地制宜,用土石膏,树枝固定骨折,尽量减少伤病员的痛苦,为革命保存了更多的有生力量。她带领伤员躲过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在解放战争中,带领华中军区第四医疗队成功从苏北撤向山东,又跟随野战大军,由撤退到反攻,参加了大小数十次战役,挽救了数以万计子弟兵的生命;在朝鲜战场上,担任手术大队长,在近8个月的时间内作了1200多次手术。毛主席盛赞她是中国的“南丁格尔”。

 

    任劳任怨是李兰英的革命本色:身为一名女性,她在烽火年代就承受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除开各种体力活外,微薄的粮食要留给伤员;在抬着担架紧急渡河时肋骨骨折,继续前行;带领20多人连续4昼夜,治疗4000多伤员,累的晕了过去……

 

    无数革命志士用生命和热血给我们换来了崭新的时代。现在的硬件条件比当时是天差地别。但是也会有突发事件考验我们每一个党员的吃苦精神。像湖北抗疫初期,人力紧缺,物质稀少,全国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有效制止了疫情向全国扩散。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新春团拜会上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我们党员在工作中,要用“吃苦精神”面对新的征程,担当起新的使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这些医疗前辈们,用自己的方式参加了革命,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精神瑰宝也流传后世,作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今天,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更有针对性。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我们更要传承先辈精神,不怕苦累,不惧得失,勇敢战疫,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通讯员:李一德

编辑:温志鑫

初审:罗亮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