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我们不是慢郎中!——中山七院中医科演练急危重症抢救

2018-03-27

        “中医就是慢慢调理身体的”,这是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误解。然而,中医其实早已走上了紧跟现代医学的道路。2018年3月26日下午,中山七院中医科借着第二轮临床演练的机会,组织全体医护人员演练危急重症的抢救,为的就是确保中医科全体医护人员能够满足时代要求,走在学科发展前沿,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临危不乱。

        14时40分,演练开始,病人出现心脏骤停,心电监护仪发出警报。

        14时40分15秒,值班护士赶到现场。

        14时40分20秒,确认病人失去意识,按呼叫铃寻求帮助,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14时40分40秒,一值医生到场,更换按压,呼叫二值医生、内科住院总医师;二值护士参与抢救,开通静脉通道,准备急救车、除颤仪。

        14时41分20秒,急救车及除颤仪到位,护士开通一条静脉通道,一值医生下达医嘱: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

        14时41分55秒,二值医生、内科住院总医师及二值护士到场,开通第二条静脉通道,抽取血液标本。同时,全面了解病人病史,分析心脏骤停原因,掌握病人生命体征。同时双人胸外按压、除颤准备、通知家属同步进行。

        14时42分50秒,病人未恢复自主心跳,确认室颤。200J,除颤。

        14时43分20秒,病人颈动脉搏动、呼吸恢复、瞳孔由大变小、有光照反应,颜面及唇色由紫绀转为红润,有眼球活动或睫毛反射。

        抢救成功。

        3分20秒生死时速,从病人发病到抢救成功,医护人员精神高度集中,临床操作迅速、干练,抢救流程有条不紊。

        随后,护理负责人提出待改善细节,其他医护人员陆续进行尝试,举一反三的过程中,也让每位医护人员得到实操机会,将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规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自我反思,不断提升。

        中医,早已不是一门只能补补身体的弱势学科,在急危重症面前,中医科同样能迅速到位,同样具备危重急症抢救的专业性,也同样能够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医科会继续深入学习急救方法,熟练掌握抢救流程,在紧急情况下做到急而不慌、忙而不乱,彻底摘掉慢郎中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