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普外科举行第一次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会议

2018-05-21

        2018年5月7日下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普外科举办了第一次肝脏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研讨会。会议由普外科主任汤地主持,超声科主任徐作峰、肿瘤科黄珊主治医师、放射科蒋苏香住院医师、普外科邓量副主任医师、谈雅莉主治医师以及普外科全体医生参加会议。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两例肝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21.jpg

        普外科黄明丽医师汇报了一例肝S8段占位性病变患者基本情况及相关检验、检查结果。患者为63岁男性,因“右上腹疼痛2个月,发现肝占位1月”入院就诊。汤地主任仔细查看患者病史资料及相关检查结果后,考虑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根据肿瘤情况及患者全身表现,考虑选择手术切除或局部消融治疗。徐作峰主任同意汤地主任的诊疗意见,结合我院超声科情况,认为可行超声引导下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与会专家及医生各抒己见,最终为患者制定了最优治疗方案。22.jpg

        第二例病例由普外科陶强医生汇报。患者为64岁男性,因“肝癌切除术后1年3月”入院。患者外院检查考虑肝癌复发可能,获知我院开业后慕名前来我院进一步检查。与会专家仔细查看外院影像资料,结合该患者入院后相关化验检查结果,考虑患者肝癌复发诊断尚不明确,待CT或MRI检查后进一步明确诊断及制定最优治疗方案。

        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通常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学科的专家形成相对固定的诊治小组,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定期、定时、定址的会议,提出诊疗意见的临床诊疗模式。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院内专家会诊。MDT是多学科协作诊疗,综合考虑多方意见,专家不干涉最终的诊疗。MDT可以使患者获益,大大缩短了诊断到治疗的时间,不需要患者分别就诊奔波于各个科室,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的个体化诊治方案。它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做出适合病人的个体化最佳治疗方案。门诊病人也可以通过MDT得到多名专家的诊治意见,这是传统会诊模式不具备的;所有参与多学科协作诊疗的人员可以各抒己见,能促进不同学科间交流,增进相互认识,加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治疗疗效,有利于青年医生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

        中山七院普外科现有床位36张,专科医生18位,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15名。科室设置肝胆胰脾外科门诊、乳腺门诊、甲状腺门诊、普外综合病房。科室特色诊疗项目包括腹腔镜手术、胆道镜碎石取石手术、ERCP下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术、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乳腺麦默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