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在课程教师团队的精心策划和筹备下,《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课程第二届“课程期末汇报会暨颁奖典礼”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西教学楼举行。我院党委书记陈起坤、教育处处长唐丽娜、国际合作与交流科科长李融、教学科副科长徐瑶瑶,医学院党委书记丁小球、党委副书记李世阳、寄生虫教研室主任及校级督导吕芳丽教授等出席活动。
会上展播了28个优秀的医学科普作品,与会领导和专家分别对作品进行了点评,表达了对同学们在科普道路上继续探索和创新的期许。通过现场投票,共评选出卓越科普团队奖1个、科普创作奖冠亚季军各1名、科普之星5名。与会领导和专家为获奖的同学们颁发了奖杯、奖品和绶带,并为顺利通过课程考核的同学们颁发科普工作站学生宣讲员聘书。
颁发科普创作冠、亚、季军
颁发卓越科普团队奖
颁发科普之星绶带
颁发科普工作站宣讲员聘书
学生代表王思铖发言致谢。她表示,方烁老师带领的中山七院方烁科普工作站团队跋山涉水前往云南边远乡村开展科普下乡工作,让她深受感动。她会向方烁老师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科普工作者,真真正正将医学科普工作落到实处、惠及民生。经过短暂的12周课程学习,她深刻意识到科普工作对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的重大意义。她向同学发出倡议,号召大家自觉肩负起保护人民健康的重任,将医学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将科普的接力棒接续传承。
学生代表王思铖发言
吕芳丽教授在课程点评中指出,该门课程的师资团队实力雄厚,课程设计严谨合理,富有实践性,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上课学生热情积极,作品主题鲜明、创新独特。她认为,该门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普思维,提升自主创作能力,是公选课中的佼佼者。
吕芳丽教授作课程点评
陈起坤书记对本门课程的科普教学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在方烁老师以及教师团队的悉心培养下,医科、工科、理科等不同专业的学生以独特创新的方式呈现了精彩丰富、有思想、有深度的医学科普作品,有利于学科之间的共融共促,贴合中山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他认为,科普是全社会的一项共同任务,也是国家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期待医学科普课程能够引导更多富有热情和创造力的学生投身科普事业,为国家医学科普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起坤书记作课程点评
自《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课程开设2学期以来,已吸引近200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选课,尤其是本学期共有113名学生选课,医科学生67人,占比57.2%。课程深受学生们喜爱,反响热烈。
开课至今,教师团队一如既往地陪伴同学们持续夯实普及健康知识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科普理念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探索研究和合作创新,以生动实践的多元化形式,打造有温度、有趣味的医学科普课程。
今后,课程团队将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人才培养理念,努力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多学科融合一流精品课程,践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精准提升大健康背景下本科学生的医学科普能力,传承中大百年医科精神,源源不断地为医学科普事业培养和输送新力量。
活动合影
《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课程第二届“课程期末汇报会暨颁奖典礼”精彩集锦
《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授课集锦
公选课科普创作奖冠、亚、季军视频展示
END
文|戴惠如
图、视频|代爽
文编|郑天心
美编|周子翕
初审|汪波、方烁
审核|江清浩、李艾琳
审核发布|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