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我院举办内分泌性腺诊治进展研讨会

2020-11-13

    10月31日,我院内分泌科联合“三名工程”专家团队于中山七院举办了“内分泌性腺诊治进展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我院内分泌科主任李芳萍教授主持,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团队伍学焱教授、聂敏副研究员、王曦博士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张少玲教授、儿科孟哲教授等多名专家出席,就内分泌科性腺疾病专题方向进行了学术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及科研学术交流。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垂体-性腺研究中心负责人伍学焱教授分享了《儿童性早熟的诊治》,伍学焱教授指出,对于中枢性性早熟要积极治疗,因为性早熟多发于女童,除了影响身高,还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内分泌科医生应掌握性早熟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聂敏副研究员分享了题为《IHH患者的基因突变谱》报告。聂敏副研究员主要阐述了IHH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提高对IHH的认知和诊断水平。

 

    王曦博士带来《男性性早熟的病因和诊治经验》,结合多个病例,分享男性性早熟的诊疗和思考。王曦博士指出,虽然性早熟女性占了绝大部分,但男性的性早熟也不容忽视,且男孩出现性早熟的病因可能更加复杂,临床上需要内分泌科抽丝剥茧去分析病因,才能给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精准的治疗方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少玲教授为我们带来《青春发育矮小儿童GnRHa/GH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对于中枢性性早熟患者,GnRHa/GH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获益更大,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研讨会现场

 

    会议期间,针对几位病情特殊且复杂的性腺疾病患者,伍学焱教授进行了详细问诊、查体,并根据他们的检查结果分别提出了指导性诊疗意见。以临床工作为出发点,分享临床诊治经验,切实提高青年医生对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

 

疑难病例讨论

 

    之后,伍学焱教授、聂敏副研究员、王曦博士、张少玲教授、孟哲教授与我院李芳萍教授、刘燕副研究员就性腺疾病、内分泌罕见病分享了前沿的科研进展及成果,针对性发育异常的基因突变深入探讨交流,并提出多中心收集罕见病患者数据、共同推动科研发展的合作模式。

 

    会议的最后,伍学焱教授总结,北京协和医院及中山七院以“三名工程”为起点,在罕见病宣教、科研、诊疗及社会倡导等方面形成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内分泌科罕见病的发展,造福内分泌科罕见病患者。

 

    李芳萍主任医师指出,虽然中山七院内分泌科在罕见病的研究方面亟待完善,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们共同继续努力工作的空间,希望中山七院内分泌科不仅成为深圳罕见病研究诊疗基地,更要成为华南地区的罕见病研究诊疗中心。

 

会后专家合影

    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山七院将致力于罕见病数据和研究;开展国内外罕见病学术交流与案例分析;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权威信息;定期在中山七院内分泌科开展罕见病医学和临床相关知识培训等,提升本院内分泌科医生的诊疗水平。一方面为规范罕见病管理、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等方面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建设科研基础设施、收集罕见病患者数据、推动科研创新奠定基础,共同促进我院罕见病研究的发展建设,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双方合作将更好地融合两者的优势,达到医疗健康资源的高效整合,对提升深圳乃至大湾区内分泌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七院通过柔性引进北京协和医院夏维波教授内分泌团队(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在老年代谢性疾病及抗衰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下丘脑-垂体-性腺疾病精准诊疗、甲状腺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三个方面与之开展医教研全方位合作,力争在5年时间内达到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水平,同时助力提高深圳市内分泌学科在上述三个亚专科方向的医疗与科研水平,加速推动我院内分泌科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全面提升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公众影响力,为广大深圳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携、专业的医疗服务。

 

文:周丹莉

图:徐源

编辑:黄宗远

初审:李芳萍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