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0日,中山七院党委组织院领导和各支部书记、委员,观看学校党委陈春声书记作的《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中山大学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视频报告会。陈春声书记以学校初创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期间、解放战争时期为线索,介绍了中山大学办校和发展历史,介绍了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革命活动,回顾了学校血脉中的红色基因。陈书记的报告深刻全面,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堂关于党史校史的经典党课。
陈春声书记围绕中山大学校徽上的“大钟楼”建筑展开追忆,梳理了在风云激荡的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早期共产主义革命家和鲁迅等著名学者在中山大学的活动,赞叹了中大校友、共产党员陈铁军等在大革命失败后受尽国民党反动派折磨却依然视死如归的勇敢坚毅精神,引导大家关注大学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密切联系。
陈春声书记讲述了抗战期间学校的颠沛流离与弦歌不辍:先迁云南、后徙韶关,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招生,依然为东江纵队输送革命干部,依然吸引了如马思聪、王亚南、李达等一大批学者来校研究。陈书记还讲述了从光复到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山大学作为广州民主运动中心,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迁校海南的阴谋作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的生动事例。
陈春声书记引用陈寅恪先生“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的话,勉励大家要超越日常生活经验,超越“小确幸”思想影响,牢记孙中山先生“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训诫,要传承红色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
听了陈书记的报告,大家深受启发,认为陈书记给大家上了一堂非常优秀的党课,同时也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学术圈并非象牙塔,大学事业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中山大学有为党和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红色基因,这样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在医院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中都具有明显的时代价值,大家一定会按照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部署,传承中大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中传承超越、行稳致远,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医院建设世界医学中心做出更多努力和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