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四十余载,心血管中心师生党支部书记唐跃致力于心血管外科疾病的救治工作。他坚持出门诊、做手术,始终活跃在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做手术到深夜是家常便饭,整夜守护术后病人亦是常态。作为一名医生,他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人民群众服务。他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事实事求是。
唐跃在手术中
南下创业“双肩挑”
在北京阜外工作30余年的唐跃,在退休的年纪,毅然南下创业,参与组建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心血管外科,不断优化心血管内科队伍,组建心血管中心,使心血管内外科医生有机结合。在医院的支持下,心血管外科顺利开科,为多位饱受心脏疑难杂症困扰的患者完成了外科心脏手术,重新获得了新生活。作为心血管中心师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他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日常工作中,他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疫情期间,美国康宁中心的79级校友从美国捐赠防护物资几经波折送到广州,他主动请缨,前往广州白云机场接运,于晚上10:30顺利将物资运回。此外,唐跃还自费购买口罩捐赠给医院的同事,让同事们在全心投入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多一层安心与保障。他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精神令人动容。
唐跃在义诊中
坚守初心,守护患者
唐跃第一次见到吕先生和其母亲黄阿婆,是在心血管外科门诊诊室,黄阿婆彼时身体瘦弱、面色苍白、浑身乏力。吕先生与黄阿婆诉说着求医的辛苦:十多年来,黄阿婆因患有终末期风湿性心脏病,活动困难,走一小段路都会胸闷气急,夜间无法躺平睡觉。看着饱受病痛折磨的黄阿婆,唐跃特别上心,他决定让黄阿婆先住院调理。黄阿婆有十余年的风湿性心脏病病史,属于疾病终末期,心脏功能极度低下,外科手术风险极大,术后并发症多。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都是摆在黄阿婆外科手术前的一道道天堑。在唐跃的带领下,经过精密的讨论和研究,黄阿婆治疗方案最终确定下来。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手术,唐跃带领团队成功为黄阿婆做了二尖瓣膜置换术。术后黄阿婆恢复良好,她感慨地说:“十几年了,终于不那么难受了!”
唐跃40年如一日,始终秉持自己从医的初心。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诊室里、病房中、无影灯下……处处闪烁着唐跃忙碌的身影。他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耐心细致、关怀备至,不仅注重治疗效果,还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生活质量,他的真诚和关爱让患者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20年前的一位患者至今仍然每年重阳节给唐跃发消息汇报身体状况,只因在重阳节唐跃成功为他进行了手术。
唐跃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优秀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和认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肩负医生的职业担当,以解除病痛、治愈患者为己任,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着周围的党员和群众,在为人民健康事业建设的道路上不懈奋斗。
心血管中心师生党支部联合骨科师生党支部进社区义诊
END
文|陈海霞
美编|周子翕
文编|郑天心
初审|唐跃
审核|江清浩、李艾琳
审核发布|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