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开业五年荣登全国百强榜单!从实验室到病房,中山七院这样做创新转化

2024-06-06

       2024年5月25日,由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指导,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健康界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的CMIA医学创新大会在青岛市正式开幕。大会重磅揭晓了《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2023)》(下文简称“排行榜”)。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下文简称“中山七院”)荣登《2023中国医院创新转化100强》排行榜综合榜单,荣获“三星机构”!

 

中山七院跻身2023中国医院创新转化100强

 

       该排行榜旨在通过评价中国医院的创新力量,推动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医院创新转化标杆,提升医院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推动以临床为导向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最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据了解,广东进入该百强榜单的医院共有16家,其中深圳市5家,中山七院是其中一家,全国排名第90位。

 

中山七院国际合作与交流科科长李融(右三)代表医院领奖

 

       开业六年多,中山七院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何能跃居全国百强之林?答案是:中山七院是一家以临床为导向的研究型医院!自建院以来,院领导班子贯彻中山大学发展理念,学习高水平大平台科研建设模式,强调“没有一流的科研,就没有一流的医院”,将科研作为医院的主线工作之一。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从创院之初便一直强调,要打造源于临床、服务临床的科研体系,注重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完善“医—研—产—学”科研转化闭环机制,以实际行动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拉近实验室与病床的距离!”

 

       丰富的科研平台,为创新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土壤。中山七院目前已获批广东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中药活性物质筛选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市骨类组织的修复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此外,中山七院落地了Edmond Fischer转化医学研究诺奖实验室、Tomas Lindahl诺奖科学家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大数据中心(与上海生科院共建)、心肺复苏研究所、器官医学研究院、伯明翰大学-中山七院联合临床研究所和中山七院-米尼奥大学I3Bs研究所类器官联合实验室。

 

       正是鼓励创新、滋养科研的肥沃土壤,结出了科研的丰硕果实。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分管科研的潘逸航副院长多次带队走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国家一流医院及科研院所,为我院成果转化制度“取经”,并多次派员参与成果转化专题培训班,为我院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发力。在领导班子的重视下,中山七院于2021年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系列制度,2022年度完成首例成果转化合同签订,并于2023年成立科研成果转化办公室,以其为职能部门抓手,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及科研机构,对接校内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全院职工提供知识产权申请和科技成果转化咨询等全流程服务,组织走访企业、成果路演等工作,努力加强服务效能。近2年,科研相关部门共协助全院员工完成科研成果转化项目3项(共9项专利权及申请权),转让合同金额133.94万元;签订技术合同10项,技术合同金额124.5万元。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出新者进。展望未来,中山七院将持续深耕科研成果转化沃土,出台更多有利于科研成果创新转化的创新举措,将“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推动越来越多科研成果走向应用,回馈临床、赋能临床!中山七院将继续坚持以临床为导向的科研建设,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文 | 江丽、方晴

编辑 | 陈泽淳

初审 | 潘逸航、徐云升、魏雅臻

审核 | 江清浩、李艾琳

审核发布 | 陈起坤